豆瓣推广的费用大概是多少(豆瓣推广费用分析)

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实习生 段景文

“李一桐的戏路还挺宽的,甜妹御姐的角色都能把握,现代和古装的造型都能好看,这部剧里对爱情人物气质拿捏挺准的。”

这位群主便是活跃在网上,宣称为豆瓣影视综作品“刷分控评”的网络水军中的一员。

3·15前夕,澎湃新闻多日调查发现,豆瓣评分被“饭圈(粉丝圈子)”和商业“水军”盯上。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援方式,“饭圈”会组织在豆瓣新建账号,给各种书籍、电影、音乐打分评论,给“爱豆(偶像)”作品“养号刷评”;商业“水军”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他们发布网帖,寻觅客户,招募可兼职刷分控评的豆瓣用户,批量养号、买卖豆瓣号,开出不同的“刷分控评”套餐,甚至为某部作品开设“包涨包开”套餐,为作品刷至指定分数。

一向受到信任的豆瓣评分系统被“破防”了吗?针对前述现象,豆瓣方面回应澎湃新闻称:“水军”刷不动分,在豆瓣大数据面前,水军的群体行为特征很容易被算法发现,数据的异常波动很容易被识别和定位;豆瓣评分的正常用户规模越来越大,已经足够大到在统计意义上屏蔽水军可能造成的影响。

“对于一个作品的好坏,豆瓣评分并非是完美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对于院线的发行方、作品的生产方,应该要综合采信多个评分平台,才能对一个作品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刘海波认为。

豆瓣推广的费用大概是多少(豆瓣推广费用分析)

有关养号的表情包

饭圈“人肉养号”

“水军”出没和“包涨包开”业务

 

 

水军介绍豆瓣相关业务这两个群的群主“平安是福”给记者开出了“年号想看/看过打分/看过短评/长评3元/条,显示号看过打分短评/长评15元/条”的套餐业务,如需要包写文案,则3元/条短评,但没有写长评文案的业务。为使记者相信,他还发来了在“水军”群中搜集的《猫和老鼠》“显示号”截图,以证明所有账号都是真实用户。图片显示,这些号的短评内容最终都出现在豆瓣作品“最新”一栏,也就意味着“刷分”成功。

水军给记者派发评论任务完成任务,群主在收到海报并检测账号为“显示号”后,给记者支付了6元佣金。

“水军”只负责做完客户提出的刷分数量,效果如何则不能保证。

兼职群中“真实用户”接单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有刷分控评需求的客户在不能确定刷多少号有效时,往往愿意花更高的价格做豆瓣评分“包涨包开”业务。“包涨包开”,顾名思义指收取费用后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为某作品“涨几分”,或为某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开几分”。与多名商业“水军”接触后,记者获知,因为庞大的受众会“众口难调”,评分控制难度大,且容易招来一些明星“黑粉”恶意拉底分数,导致阵容越庞大的剧“涨分开分”价格越贵。“涨分”方面,记者随机将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发给昵称为“陆风”的“水军”,他称,这部片“8000元开7分,6500元开6.5分,7分以上没把握。”分数会在上映14天内开出来,到时间未开出或者开分时低于7分不收费。同时,他拒绝了记者为另外这两部电影“涨分”的需求,称只为二者做维护。他的同事“沧海”解释,这两部剧不建议做包涨,“涨分”靠技术手段,提上去即收费,分数过半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会掉下来,建议做“年号”打分,来提升基础评分比例,达到自然涨分的效果。对客户来说,“包涨包开”是“高价买效果”,但对商家来说,这却是风险利润并存的“赌博”。一旦没有达到开分要求,就只能原款退还。多名“水军”称,豆瓣最近升级了系统,“抓得紧”,“包涨包开”业务已经较少。

平台与水军的“猫鼠游戏”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水军”群体呈现出明显“金字塔型”的行业特点。塔尖的专业“水军”规模大、业务多,获取客户与账号的渠道广,敢于接“包涨包开”这种利润风险并存的业务,同时会把一定数量的刷分、刷评论业务分包给下一层小公司或工作室。小公司或工作室在承接大公司业务的同时,会接一些相对小众的影视剧刷分、刷评,或风险不大的“涨分开分”业务,培养自己的账号、客户资源,从而一步步做大。昵称为“Li”,公司名为“LI文化传媒工作室”的网友称,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做豆瓣业务已有七八年,服务过上千部剧,手握十几家粉丝团控评,承接刷分控评“一条龙”业务中的所有环节。“石家庄亦光文化传媒公司”的工作人员“沧海”则介绍,他主要负责公司的豆瓣项目,一个月一般有3—5部剧,暑假会更多一些。其同事“陆风”在朋友圈中写到,业务包括“开分涨分、影评维护、小组帖子维护”等。

影评体系该如何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