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为什么叫四大天王(当年的四大天王是哪四个人)

四大天王为什么被称为四大天王,为什么四大天王之后再没有四大天王?

1992年的香港乐坛格外地不平静。

许冠杰宣布引退,梅艳芳告别舞台,70年代的天王、80年代的天后纷纷交出权杖。
四大天王为什么叫四大天王(当年的四大天王是哪四个人)

全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东方日报》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了四位新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新时代的大幕就此拉开。

92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高挂“四大天王”牌匾

不过对于四大天王的人选,从一开始就有争议。

有的人质疑:他凭什么当四大天王?这种质疑主要集中在黎明与郭富城身上。

四大天王刚出来时质疑郭富城的多:这公鸭嗓毛头小子,凭什么与刘德华张学友平起平坐?

2000年以后质疑黎明的多:刘德华是影帝,张学友是歌神,郭富城是舞王,黎明没个拿手的,怎么就天王了呢?

还有人替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表示不服:为什么他没有成为四大天王?其中提名最多的,当数在80年代末就拿到很多重磅奖项的李克勤。

李克勤本是谭咏麟接班人

这些疑问虽然不一样,但答案却可以归结为同一个词:命。

本来,唱功出色的李克勤早早就被宝丽金视为谭咏麟二号接班人,仅次于张学友。然而因为出道后太顺,过早被捧,李克勤就飘了,闹出飙车导致车祸的负面新闻,最终被Pass出候选名单。

此时的黎明却在一度受挫之后得到贵人的推荐,签约宝丽金顺利进入歌坛。虽然出过唱歌跑调这种糗事,但他颜值高啊,凭借电视剧《今生无悔》成了女生心里的头号梦中情人,唱片照样不愁卖。

那么黎明遇到的贵人是谁呢?——香港乐坛的教父级人物戴思聪。连本来是电子表厂工人的张明敏,都被他点拨成走红大陆的明星。捧红又高又帅的黎明,对他来说挑战性基本为0。

郭富城跻身“四大天王”的过程更为神奇。在1990年之前,他在香港只是各个电视剧里的龙套角色,觉得难以出头就跑到台湾发展。结果凭借一个帅气拉风的电车广告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蹿红台湾后发布了第一张专辑《对你爱不完》。走红后成功杀回香港。

这个机车广告让郭富城“弯道超车”一夜蹿红。

而且郭富城特别擅长跳舞,与其他三位天王候选人有明显的差异化,很多人虽然记不住他平淡无奇的歌声,但却对他的舞蹈动作过目不忘。

对于急需培养新生力量填补“谭张争霸”空白的香港乐坛来说,多一个有潜力的新人,就多一份保险。加上李克勤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抓住机会的黎明、郭富城后来居上,与刘德华、张学友一起跻身“四大天王”。

人生啊,三分实力,七分命。

“登基”之后,香港流行音乐在“四大天王”的统治下迈向全盛期。

张学友的唱片在1993年的销量超过300万,成为世界十大畅销歌星的唯一亚洲歌手;刘德华的白金唱片(销量超过5万)达到了60张;郭富城的舞技得到了日本、东南亚的承认,获封“亚洲舞王”。

在四大天王时期,香港流行音乐面向大陆的文化输出达到历史巅峰,直接制造出了“第57个民族”:追星族。

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商场里贴着他们的代言海报,发廊里播着《忘情水》《吻别》《对你爱不完》,录像厅里放着《天若有情》《今生无悔》。

小青年们疯狂地抢购他们的磁带,房间里帖满偶像的海报,把他们的生日、血型、星座记得比九九乘法表还牢。就连六七岁的孩子也能熟练背诵这首打油诗:

床前刘德华

疑是张学友

举头望黎明

低头郭富城

1993年春晚上人民艺术家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就忠实记录了当时小青年们的追星热潮。

然而在“四大天王”的火热之下,也埋下了香港乐坛由盛转衰的诸多祸根。

如果从1990年算起,这四人对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男歌手这一奖项的垄断长达11年,年度金曲也几乎被张学友和黎明瓜分。

这意味着整个90年代,几乎没有任何新人能对“四大天王”的地位造成威胁,新人们的成长空间被极度压缩。

就连有“第五天王”之称的李克勤,也只能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直到2002年,当四大天王都已像谭咏麟那样退出歌坛后,他才拿到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而这时昔日的“谭咏麟接班人”已经35岁了。

但在四大天王的全盛期,香港乐坛处处都是繁荣景象,唱片销售额年年都能破纪录,很少有人会心生危机感,听不到任何丧钟的声音。在盛世幻象的麻醉之下,香港歌坛一点点失去求新求变的动力,当四大天王时代一过,未能及时解决的危机就会一下子爆发。

一方面,香港乐坛盲目自信,过分追求“独立自主”。1995年,他们甚至自信到掀起了一场“原创歌曲运动”,抵制来自外国的改编歌曲,从而想为本地创作人开拓更大空间。可是,香港的创作人才本来就不多,面对的却是全亚洲的市场,需求庞大,一旦供不应求又必须硬着头皮出作品,水准就会降低。

这场运动被香港流行文化研究者视作一次拔苗助长的失败试验,是令香港乐坛由盛转衰的事件之一。

水准的下降,导致香港流行音乐失去了大部分中年以上的听众。《明报》曾对此评论:“成熟的乐迷,宁愿继续沉迷老歌,也不愿买欠质素的新歌。为迁就少年乐迷,音乐创作人走向单纯化的路线,在音乐上及歌词内容上,都难以令思想成熟的乐迷产生共鸣。”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