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平台有哪些(超融合和虚拟化的区别)

云社区的声音 – 原厂专家支持云平台问答精选!

本期专家:

李卫国 浪潮商用机器企业云创新中心 资深工程师

李松青 浪潮商用机器企业云创新中心 资深架构师
虚拟化平台有哪些(超融合和虚拟化的区别)

孙 寅 博云企业级PaaS及云管理解决方案中心 需求管理工程师

姚 彬 优维科技 资深架构师

胡 流戴尔科技金融行业解决方案中心 资深工程师

吕作令 XSKY资深解决方案专家

吴 桦 SmartX超融合 产品经理

王洪福 日志易 产品经理

01 同城和异地灾备如何实现?是在应用层面实现还是在数据层面实现?

@李卫国 浪潮商用机器企业云创新中心 资深工程师:

不同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厂家存储各有着不同的实现方式,关键在于机制的成熟度和有效案例。

在灾备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灾备中心的定位与双活的考量

业务系统在生产端/容灾端的承载方式

所采用的数据复制技术

– 生产数据

– 关键配置信息

切换方式的选择

充分认识同城/异地容灾建设是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02 Power9如何被云平台纳管,后端如何与Ceph存储集成?

@李松青 浪潮商用机器企业云创新中心 资深架构师:

Power9 分为:

K1 Power服务器,用PowerVM虚拟化,主要跑系统,也可以跑各种Linux。

OpenPower服务器,用KVM虚拟化,可以跑各种Linux,如Redhat、SUSE、Ubuntu、CentOS、国产红旗Linux、中标麒麟Linux等。

PowerVC云管理平台可以管理PowerVM 模式 K1 Power 服务器和 KVM模式 OpenPower服务器。

PowerVC开放API,可以与上层异构云平台/多云平台集成。

OpenPower9 服务器有多种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不光有开源Ceph、MinIO还有 Inspur AS13000、UMStor、XSKY等。

03 云管理平台如何能够同时管理多种不同的多云架构资源?

【问题描述】通常云管理平台只能对一种架构的云资源进行管理,例如对基于X86服务器的虚拟主机的创建、资源分配、用户权限管理等等。但是往往客户的数据中心应用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具有多个不同的云环境(基于X86架构云平台和基于OpenPower架构云平台等等)。如果每个云环境都配置一套云管理平台,那么管理起来将非常复杂,需要同时运维多个云管理平台。如何才能高效使用多云环境??实现统一的安全管控和方便的跨云多集群应用部署和迁移?实现对OpenPower和其它CPU架构的异构云平台统一管理?

@孙寅 博云企业级PaaS及云管理解决方案中心 需求管理工程师:

云管理平台首选定位就是解决异构云资源的统一管理,应该具备对x86服务器架构多种云平台和基于Power的PowerVC对小型机管理,并且支持多集群应用部署,通常使用专业厂商CMP产品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将异构资源以标准产品或服务发布为用户使用,用户按需申请按需使用,用户间通过物理或逻辑隔离实现安全管控,跨云迁移场景需梳理具体使用场景和范围,并且需要底层云平台间网络和存储打通。

04 CMDB自动发现数据的更新规则是什么?

【问题描述】自动发现数据是放入调和库,还是直接更新?一般更新策略是什么?有更新后是否对更新内容追踪核实,更新原因?与所做变更对应?

@姚彬 优维科技 资深架构师:

自动发现是CMDB数据维护的其中一种方式,而更新规则需要根据CI类型结合消费场景去设定。消费场景 <–> CI建模 –> CI数据维护 (自动、人工,更新规则等) –> 数据消费 –> 数据运营

05 对VPLEX metro 有哪些监控工具?

@胡流 戴尔科技金融行业解决方案中心 资深工程师:

VPLEX管理台提供5秒颗粒度的,总共五分钟的实时性能监控,SRMforVPLEX(storage M&R)是单独安装在虚机上的免费监控工具,可以监控VPLEX从几天到几个月的历史性能数据,VPLEX性能日志提供30秒颗粒度的性能数据可以长达数周,但是需要800售后工程师专有工具分析,VPLEX支持snmp,VPLEX也支持完善的restful api接口供用户抓监控信息到集中监控平台。

06 超融合和VMware虚拟化vSAN的区别是什么?

@吕作令 XSKY 资深解决方案专家:

VMware vSphere vSAN 本质就是超融合的一种体现形态。

VMware vSphere 提供计算能力,vSAN提供存储能力。

超融合是整合计算、网络、存储的一整套架构,目前除了VM vSAN还有很多基于OpenStack等开源技术架构的超融合产品。

07超融合到底是不是鸡肋?

【问题描述】有人说超融合就是鸡肋,有人说超融合根本不是云时代的思想,目前市场并不大,几年内就会被淘汰。想和各行同行求证下,超融合到底是不是鸡肋?如果是鸡肋,企业还有没有必须在超融合上再进行投入建设?

@吴桦 SmartX超融合 产品经理:

超融合解决的是企业 IT 基础架构 层面的问题,而云解决的是用户交付的问题,两者本不在同一个层面。实际上,我们非常推荐企业使用云管平台 超融合来构建私有云。超融合是一种架构,它将计算(虚拟化)、存储(分布式存储)、网络融合在了一起,如果只是因为架构的改变就将已经成熟并且在市场广泛应用的技术称之为鸡肋,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另外,从Gartner的预测,超融合到2022年复合增长率会保持在20%以上,通过IDC报告,国内的增速已经远超过这个比例。从全球和国内的主流 IT 厂商来看,都引入这个超融合产品线,也说明了这个发展趋势大家是一致看好的。

超融合通过软件定义的形式运行在通用的 X86 服务器上,这极大降低了系统对专有硬件的依赖;同时,全分布式的架构和独特的数据放置策略使得系统在扩展性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用户无需提前多年规划,而是可以按照需要灵活扩展;也正因为分布式架构,集群统一对外提供服务并不会有单点故障存在,再辅以多副本,机架感知,双活等安全策略,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可以说,这些都是非常契合云时代下敏捷交付、弹性扩展、永远在线的要求。

08 在企业上智能化运维项目时,前期规划上有什么好的方向及规划建议?

@王洪福日志易 产品经理:

首先所有项目都需要有个范围和目标的概念,智能运维这块个人浅见有几个主要的工作要在前期规划好。

1.确定方向。您做的这个项目是想做哪些指标?比如只做一些运维指标的智能发现告警并自动处理么?还是顺带运营指标的自动发现或KPI?还是安全方向智能异常发现?选择不同的方向后确定第二步。

2.数据源。从哪里获取数据?目前最多的是日志、流量和数据库。优先级也是由高到低。

3.选择算法。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选用合适的算法。

4.展现平台和管理方案。

5.自动化。智能指标实现以后就要考虑自动化结合。

其中数据的质量、算法和业务逻辑直接影响智能运维的效果。做好数据采集以及基础指标建设非常重要。END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