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带五彩绳英语(端午节五彩绳用哪几个颜色)

端午节为什么要带五彩绳英语(端午节五彩绳用哪几个颜色)
文 | 华明玥 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学习
布谷老师:
昨天一上班,同事就拿着一把五彩绳让我挑两根,一根给我,一根给我的娃。
她一边帮我系彩绳一边唠叨:“马上就要端午节啦,粽子要吃,彩绳也是一定要系的。”
我很欣喜,这么一根小小的彩绳竟让我感到了一丝节日的仪式感。
回到家给女儿系上,小家伙高兴坏了,嚷着以后天天要过端午节,还缠着我给她讲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其实一直以来,孩子对于节日都有着一种特殊感情,特别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
我们享受随传统节日附赠的假期,更爱那些节日美食、节俗器物和庆典活动。因为正是这些让我们的节日充满仪式感,让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理解。
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成长、素质修养的培养,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家长却没有好好利用好这个绝佳的机会,来帮助孩子学习这些传统文化。
那么这个节日,我们到底该向孩子传达些什么呢?
过两天就是端午节啦,年轻父母又要被长辈唠叨,要带着孩子包粽子、挂艾蒿、看龙舟竞渡,给孩子讲一讲屈原和端午节来源的关系。
但很多急着带孩子出门上课或玩耍的家长会觉得:那些老黄历有什么用?粽子鸭蛋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有这闲工夫 了解什么传统文化,还不如让孩子多背两个英语单词。
这样直接否定传统文化的人,在80后年轻父母中,可不在少数。
若家长这么随嘴一说,在孩子心中就种下了漠视传统文化的种子,将来,可能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不过,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孩子玩的、学的、穿的、吃的确实越来越被“西方文化”所占据:
看美国动画片、去迪士尼乐园玩、从咿呀学语时期就开始跟着北美外教学英文,钢琴、油画、古典乐……样样不落;对于圣诞树、南瓜灯、万圣节的熟知程度和追捧热情,甚至远远超越了端午节、五彩绳、灶王爷等等的传统文化。
作为家长,给孩子多元化的培养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这样长大的孩子是远远不够的。
英国教育家巴卢曾经说过:“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董卿出生在上海的书香门第,从小便抄古文、背古诗,诗词歌赋、小说名著。谈吐不凡,又谦虚好学,这一切都离不开她一直以来接受的文化熏陶。
大企业家、大慈善家李嘉诚,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感叹,是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弥足珍贵的知识,不仅养成了他好学勤读的习惯,练就了超乎常人的记忆和思考能力,也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传统文化不仅是孩子品行塑造的重要基础,也是大语文时代的必修课,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近年的中考、高考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物古迹、青绿山水、对联,甚至信天游等考题占比越来越高,传统文化成为了检验学生水平分级的重要指标。
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只是背几首诗、学几个字,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接受、喜爱上传统文化。
孩子现在懵懵懂懂,尚不清楚吸收、传承传统文化对自己一生的意义,而家长轻易地否定传统文化,孩子长大到底会吃多少亏?
一、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会产生自卑心

在国际学校或者一些国外名校办的国际夏令营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类中国孩子:
一类是面对白皮肤、黑皮肤、棕色皮肤的同伴一点都不怵的孩子,融入感很强,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带着一把剪刀,就敢给人上剪纸课;带着一支毛笔,就能一路写下唐诗宋词,一路把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娓娓道来,充满自信与自豪感。这类孩子只需要一两天时间,就能交到各种肤色的好友,从而战胜初入陌生环境的忐忑感。
而另一类孩子却总是龟缩在角落里,眼神茫然又不安,充满自卑感。他们总觉得那些带着南瓜灯笼来课堂侃侃而谈,或者戴着羽毛帽子或狂欢节面具来给大家做讲座的小朋友,都在自信心上碾压自己。其实,有经验的带队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后者的“短板”之所在——因为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当孩子对中国5000年来的传统文化毫无了解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在异族孩子面前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节令庆典,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不仅仅是文房四宝,不仅仅是茶道武术,不仅仅是优雅的汉服,它是这一切的融合,是经过漫长时光的去芜存菁,形成的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它就像盘踞在中华大地深厚土壤里的庞大根系,它四散蔓延,吸取营养,而每个中国孩子,都是从某条根系上萌发的幼芽。也许,在中国,在父母身边,孩子并没有感觉到这一根系伟大的支撑力量,但一旦出了国,不管是求学,还是旅行,孩子都会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是同宗同源的,我们是一个根系上出的芽。”
1938年,国难当头时,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说到底,这一腔火热的情怀,就来自对“我是中国人的认同”,而这一认同,就起源于孩子幼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兴趣。这一点,我们现在与80年前并无两样。
二、不懂传统文化,行为举止不会有底线

如果你留心社会新闻,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某中国旅行团的大婶偷拿星级酒店的银勺和茶杯,被服务生追责;因某大妈公然在航班座位上晾臭脚,两拨中国旅客因此打了起来;某公务出国的官员因为对国际航班的空姐出言不逊,被机长逐下飞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种新闻是什么感觉?“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也不想想这种不文明行为将让其他中国旅客背多大的黑锅!”“一点民族自尊心都没有!”
没错,咱们再深究一下,为何这些人都没有民族自尊心?看看他们的年纪,很多是在五六十年代出生成长的一代人,在他们的幼年时期,传统文化是被当作“四旧”推翻打倒的。因此,那一代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行为上没有自律,没有底线。他们很容易妄自尊大,不尊重规则,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更容易在一点点利益面前争抢不休,毫无愧疚之意。
北大著名的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而言,是形同信仰的东西。毁灭它,下一代就没有信仰,这何其可怕。”
也就是说,把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传给00后,10后的孩子,他不仅会因此生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会生发一种形同信仰的自律,他会意识到,自己与所有的中国人同根同源,自己的言行修养就像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反哺这一伟大的根系。
就像谷建芬先生作词的那首歌所唱:“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唯有孩子意识到,他的形象与内涵,言行与举止,将直接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观感。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底线,他才会谨言慎行,自觉意识到文明行为的必要,助人为乐的必要,当别人诋毁自己的祖国时,挺身而出与之论理的必要。
三、无法战胜生命的空虚感,源于不懂传统文化

读完博士,突然去终南山隐居;与父母偶尔拌嘴,忽然万念俱灰12年没有回家;到了30多岁,依旧是一事无成的宅男一枚,不工作、不恋爱、不结婚,除了吃饭,从不迈出自己的房门……
这种社会新闻,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这些成年大孩子的所作所为,不啻是父母的噩梦。当家长的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如此空虚颓废,如此没有上进心?
而战胜空虚感,拥有清晰的人生目标,找到百折不挠的韧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需要在成长过程中,解决“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而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至少解决了孩子心目中深刻的疑惑:“我是谁”,以及“我从哪里来”。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动情地说过:“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他的意思是,一旦理解了屈原的气节与忧患,你才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根源,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才是一个有活水源头的人,你才会活得充实和意气奋发。以端午节为例,它不仅仅是粽子、雄黄酒、香囊与门楣上悬挂的艾草与菖蒲,它还意味着秉公直言的气节,意味着龙舟竞渡的精神,意味着世人对屈原士大夫精神的缅怀。
余光中在诗篇中这样歌咏屈原:
举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洁癖
众人皆酣睡,唯你独醒
急鼓齐催,千桨竞发
两千年后,你仍然待救吗?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
唯有孩子读过这些诗,有过这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佩与体悟,孩子未来才不容易被物质世界特有的空虚感所打倒,他才会意识到,今天的富足生活,是无数有血性、有原则、有底线的先辈带来的,而未来,自己生活的目标之一,也是要为后人留下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吧。这一志气,其实就是避免孩子变得看破红尘,变得颓废堕落的重要拯救力量。
四、不懂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拥有跨界思维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罗振宇说:“需要跨越中西方文化藩篱的人才。他需要可以在各个领域灵活腾挪,拥有不同寻常的创见。”也就是说,未来,世界500强,以及极速成长的“独角兽”企业,需要的都是有跨界思维的人才。
现在最有创造活力的90后,已经能将中国太极八卦的思想,融入到医疗机器人的制造中;将中国书法的精髓,输入到咖啡拉花的设计中;将唐诗宋词的意境,活化成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细节;甚至,将中国特有的琵琶乐音,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打斗场面极为融洽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极为现代又动听的视听节奏……
这种匪夷所思的创造本能,如果在00后、10后的孩子身上大范围出现,将使“中国制造”绽放出怎样的活力!孩子将不再抱残守缺,不再固守一隅,他将拥有开阔的发散性思维,可以纵贯古今,横跨中西,变成一个在21世纪最受欢迎的跨界人才。
而不少人为何难以突破瓶颈,成长为这样的人才?原因恐怕就在于,他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上,大大欠缺了。
如果一个人,不知中国书法之美,不晓唐诗宋词之韵律,不懂青铜、陶瓷、玉器等器物上承载的美妙情感,浑然不晓汉字的内在结构之美,更不明白每逢节日,我们为何要向汨罗江遥遥拜祭,为何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么,孩子将只懂科学,没有人文情感,只懂逻辑,没有历史情怀,只懂利益变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是不可能有奇思妙想,有革命性的创造发明的。
因为,真正的创造源头,是深切的体谅与同情,是爱与传承的动力。
布谷老师说:
孩子前程的突破口,也许正是在传统文化这种看来“无用”的事物上。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的式微,与父母的功利心不无关系。没错,让孩子花费时间去寻找传统节庆的起源,认识其中与亲情及民族风骨相关的种种细节,一定会花费一些时间,考试不一定考到,对升学也不一定有帮助,但,也许正是这些“无用”的事物上,承载着孩子不忘根本、不失情怀的分量。
假若没有春节,孩子如何能体会寻根之美,体会家族团结在心中荡起的涟漪;
假若没有清明,孩子如何能懂得生死割不断的爱与牵挂,懂得自己肩头上有祖上沉甸甸的期许;
假若没有端午,孩子如何能体会中国士大夫所创造的人文精神,懂得中国人应有的骨气;
假若没有中秋,孩子如何能懂得祭月赏桂的精神享受,在唐宋以来,创造了多少中国人的审美,填补了他们的空虚迷茫;
假若没有重阳,孩子如何能体会不断流逝的时间如何在长辈心头留下不舍与忧伤,如何能明白,登高望远、赏菊观花,可以破解这种心头的忧患……
没有节庆,没有必要的仪式感,没有回头与展望,孩子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博古通今、胸怀世界的中国人?身为家长,我们在这些看似无用的事物上付出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华明玥
双鱼座,学的是化学,搞的是文学,出版散文随笔集7部。家庭教育业余重量级选手,长期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发表家教类文章上百万字。独生女为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期间独立译著6本,现已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作者新书《欢迎来到小学六年级》即将面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