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陵园的作用(前往烈士陵园的目的意义)

革命烈士陵园的作用(前往烈士陵园的目的意义)
阳信县烈士陵园位于阳信县金阳街道王集村西500米。为悼念烈士、弘扬革命传统,阳信县人民政府于1954年10月始建烈士陵园(今县民政局家属院),将当地分散安葬的烈士集中建园安葬。1984年11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搬迁至幸福河以东。2007年,县委、县政府在金阳街道王集村西规划新建烈士陵园,2009年11月竣工使用。2010年4月,阳信县烈士陵园被阳信县委宣传部批准为“阳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11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2019年9月,被滨州市委宣传部批准为“滨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20亩,中心广场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370平方米,绿化面积23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革命烈士墓区、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骨灰存放室等。

苍翠松柏中的革命烈士墓区,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建筑质量、施工选材,均堪称一流。每座墓碑上方都镶嵌着红五星。这里安放着在阳信县英勇牺牲和在阳信县做出突出贡献的482位革命烈士的英灵,包括阳信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孙清野、无棣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刘宝田、庆云县委书记阎登三、冀鲁边区司令部主任芦成道等。
孙清野原名孙泉祥,生于1919年,牺牲于1944年2月,化名李风山,阳信县小孙家村人。7岁入私塾读书,1934年,考入惠民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期间,阅读了不少传播马列主义的书籍和刊物,结识了一些追求真理的进步同学。
1937年8月,孙清野由马霄鹏、刘洪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与好友高小木秘密组织了一个抗日救亡宣传小组,后被国民党惠民党部追查,回到家乡。他在自己的家中以办小学为名,传播革命道理,还发展了一些党员。不久,应邀到温店乡农学校训练壮丁,广泛结交进步知识青年,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到阎集、双井张、水落坡一带活动。根据鲁北特委的指示,于1938年11月成立了第一届中共阳信县委,他任县委书记。
从此,孙清野以革命为职业,全力献身党的事业,阳信的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到1938年年底,全县已有支部17个,党小组22个,党员97名。1939年,他与无棣的李援、沾化的石清玉组成(无)棣阳(信)沾(化)工委,任宣传委员。同年5月,任鲁北地委青年委员,活动于阳信、无棣、沾化、商河、庆云的各县边界游击区内。
1940年10月,孙清野任冀鲁边三地委宣传部部长兼沾阳县委书记。1941年2月至5月,任中共阳信工委书记。同年5月,阳信工委撤销。1942年7月,阳信工委重建,复任工委书记。他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动员妹妹孙秀清、表兄魏溯元、内弟纪文成、侄子孙登赢和父亲孙崇德等参加了抗日工作。
1943年腊月,铁营洼大扫荡后,我党政军遭受严重损失。上级党组织指示,组建阳信县武工队,他任政委。他们昼伏夜袭,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开展工作,打击敌人。1944年古历正月初二下半夜,他带领武工队悄悄开进庆云县王高村。天近拂晓,200多日伪军将武工队包围。他沉着地指挥部队突围,不幸中弹身亡,年仅25岁。

阳信县革命纪念馆位于陵园东区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馆内展有渤海区革命战争年代的大量历史图片、革命文献、文物,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当年阳信县党政军民走过的艰难历程。纪念馆的西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烈士墓区,墓区正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群雕集中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阳信县军民并肩作战、奋勇杀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背面刻有陵园的概况铭文。
多年来,阳信县烈士陵园作为全县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清明节、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期间,有近万名机关干部职工、中小学生、驻阳部队官兵及社会各界群众到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对先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教育和激励后人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
通讯员 高智国 刘立辉 耿 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