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常用工具有哪些(经理必须掌握的4大工具)

相声有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对应产品经理也有四个基本的工具:市场分析,竞品分析,用户调研,数据分析。这几个工具主要侧重什么?在什么时候用?下面我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大壮创业的故事

(一)选择干什么?

大壮大学毕业后,想自己创业。但是不知道干点什么好。

一天他在小区里转,听见有人抱怨当地的水质不好,喝的时候有股怪味,大家都是买水喝。

于是他就又去周边的小区询问,发现附近几个小区,自来水水质都不是很好。

进一步网上搜索,发现城市自来水厂提供的水,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居民是仅仅会用来洗菜、洗衣,饮用的一般不会直接使用自来水。

大壮觉得这是个机会,决定从解决城市饮水问题切入,进行创业。

那具体怎么解决呢,大壮又调研了一下。发现现在居民用水大概有几类:

1.瓶装矿泉水、纯净水:这个有很多厂商,各个价位的都用。农夫山泉、恒大冰泉、康师傅、依云、,,

2.家用饮水机桶装水:附近水站配送一般15L一桶的纯净水;

3.家用净水器:装在家里的小型净水器,品牌有3M、碧然德等;

4.家用过滤水壶:小型旅行,无需安装,携带方便;

5.小区自动售水机:安装在小区内,供居民购买;

比较了一下,发现所在的城市,“小区自动售水机”安装的比较少。所以大壮选择做这种饮水机的代理商来创业。

产品经理常用工具有哪些(经理必须掌握的4大工具)

小区自动售水机

(二)具体怎么干?

选择饮水机供应商的时候,大壮又犯了愁。哪家的饮水机好呢?

主要需要考虑:

1.居民饮水的国家标准;

2.本地水质特征;

3.饮水机厂商过滤技术;

不过在做采购决定之前,大壮还是不放心,他决定去跟小区里的居民聊聊。沟通之后发现,小区居民老人占了很大比例,这些人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所以饮水机需要支持网络支付、刷卡购买之外,同时支持投币购买。老人提不动太大的水桶,需要支持较小的水桶,所以要在饮水机打水口加一个架子。

小水桶架子

(三)干的怎么样?不断改进。

大壮生意做的很好,没过多久,已经安装几百台饮水机。客户对饮水机故障很敏感,故障不能及时修复,流失了很多用户。哪台饮水机出了问题我得第一时间知道,所以我需要饮水机有自动检测水质和机器故障报警。各个小区消费水平不一样,饮水机要支持价格动态配置。

过了一段时间,经常有人投诉说打水的时候,出水口对不准,经常洒出来,于是你找到厂商,改进了出水口设计,加了一个出水口保护罩。又有人投诉说出刷卡购买的时候,一桶水满了,还要自己盯着太麻烦。于是大壮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都是用的7.5l的水桶,他就在机器上设置,每次刷卡出水7.5L后自动停止,如果需要继续出水,需要再次刷卡。

大壮还发现有一个小区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周边小区,大壮就在这个小区开展了办卡送水桶的营销活动。

出水口保护罩

二、产品经理4个工具 1个知识

大壮创业的过程主要决策包含三个关键点:

1.大壮创业考虑干点啥?

2.决定了,具体怎么做?

3.做的怎么样?怎么优化?

三个问题的决策都需要收集一些信息作为依据。

将大壮的创业过程简化一下,如下图所示:

大壮创业的主要决策过程

大壮的行动,对应专业工具:

2.竞品分析—>已经有做矿泉水等商家,但是大型饮水机附近还没有;

3.业务知识—>需要解水质标准,净水机原理。来选择供应商;

4.用户研究—>根据居民特征,支持投币购买,支持小水桶,安装设备告警;

5.数据分析—>单次刷卡,出水7.5L自动停止;在销量低的小区搞活动;

将上图翻译成专业的描述:

大壮创业过程中“4个工具 1个专业知识”的应用

体会一下大壮创业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工具侧重点是不同的。

重点强调:

??4个工具

●市场分析侧重“需求侧”信息收集;

●竞品分析侧重“供给侧”信息收集;

●用户研究侧重“用户具体特征”;

●数据分析侧重“运营数据”(此处定义不包含行业数据);

??1个知识

专业知识“从事某一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

注意,以上只是重点强调了主要特征。并不是各个工具的全部。例如市场分析一般定义会包含市场容量、市场切入点、产品迭代策略、竞争力。定义中后两部份内容与竞品分析的内容是有重合的。这里从支持产品设计决策的维度,进行了以上几个侧重点的明确。希望在实际分析中各个工具能够被用来挖掘最典型的信息。

三、“4 1”在产品设计周期中应用阶段

几个工具工具在什么时候会用到?

4个工具都是自成体系的方法论,在产品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使用。

例如竞品分析:

●在概念阶段,可以用来重点分析已经存在的玩家,是否还有空间切入,玩家的商业模式;

●在产品定义阶段,可以分析竞品是用什么方式,什么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的;

●在设计开发阶段,可以跟家具体的看看竞品某个界面的元素,交互是如何设计的;

●在运营阶段可以分析竞品的运营活动玩法,投放节奏等。

所以要明白,几个工具是一套方法论,可能在产品阶段的各个环节用到。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工具可实操的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下面列举”4个工具 1个专业知识“在具体产品哪个阶段可以用到:

工具主要适用于产品哪些阶段

备注:

1.数据分析,此处仅指用户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不包含行业数据分析;

2.专业知识在各个环节都是必须的,是做产品工作的前提。这一点B端产品更加明显;

四、产品经理工作的1个绝招

这里想说的产品经理工作中的绝招是什么呢?

先给出结论:活学活用”工具“,结合”现实“出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练武功的时候总是从招式开始一点一点的练习,将每个招式熟练掌握后,在实战中再根据情况灵活组合,临时决定使用哪个招数。产品工作也一样,现实工作,情况各种千差万别,理论都是基础工具,不能照搬照抄。B端因为行业特征明显,通用性更差,所以B端产品经理这个能力更加重要。各个工具学习之后,不能单一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

图片截自《武状元苏乞儿》

一般做产品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称自己为“野路子”。为什么?因为每个公司的情况、发展阶段、组织架构等组织特征都会有所差别。我不可能把理论照搬到现实工作中使用。肯定需要结合自己实际的情况,灵活运营理论工具,想出适合自己工作场景的方法。

来分析下一个“理论”是如何产生的。一个理论的产生,大概会经过以下过程:

1.遇到问题,临时想了一个应对“方法”;

2.“方法”有效,下次遇到同类问题还会再用;

3.周围人知道了,遇到同类问题也会用这个“方法”;

4.有人发现这个“方法”不错,系统的整理记录了这个方法的流程;

5.这个“方法”通过更多途径指数级传播(论文、书籍、网络);

6.经多轮质疑、争论、验证的过程;

7.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8.A、成功—>升级成为工具、概念、理论;

B、失败–>OUT

9.一段时间后,环境发生变化。如果这个理论不在适应,也会被淘汰;

理论的产生过程

是不是我们现在书本上的理论、概念基本是这么演变而来的?

互联网从传统软件时代逐渐分离出来的时候,也都是从野路子逐渐变成理论的。而现在之前权威的很多传统软件方法论,也被认为是过时了。比如瀑布开发模式被敏捷模式替代,下一步敏捷又可能被替代。 今天你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的应对方法,将来就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理论。

无论黑猫白猫,能逮着耗子就是好猫。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死抠工具的定义,往往效果不会太好。

所以不要迷信权威,学习这些工具就像我们做竞品分析,是为了借鉴对手、总结出适合自己实际工作的方法论!

在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活学活用“工具”,结合“现实”出招!

五、总结

本文介绍了产品经理必备的4个工具、1个知识、1个绝技。

??4个工具

●市场分析–>侧重“需求侧”信息收集;

●竞品分析–>侧重“供给侧”信息收集;

●用户研究–>侧重“用户具体特征”;

●数据分析–>侧重“运营数据”(此处定义不包含行业数据);

??1个知识

●专业知识“从事行业的必备专业知识”;开展产品工作的基础。(B端产品更加明显)

??1个绝技:

●活学活用”工具“,结合”现实“出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本文没有从书本上抠概念,而是从实际例子强调了各自的侧重点,希望能在实际工作中帮到大家!

??

————————————–

会分享一些产品工作中的经验、有意思的事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