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上下联怎样区分(判断春联上下联的简要方法是)

春联的上下联怎么区分?

经常看到有人把春联贴反了。上下联怎么区分呢,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记住“仄起平收”,看春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上声或去声(第三声或第四声),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阴平或阳平(第一声或第二声),就是下联。由于古人习惯从右边开始写,所以上联应该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谢邀请。

舂联分上下联(左右),上联韵脚用仄声,下联韵脚为平声。

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是三声和四声的话,那就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的话,那就是平声。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古代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写的。含义方法区分,普遍把含义深刻的放在下联。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的是上联,新时在后面的是下联,在春联上有体现。

春联的上下怎么分?其实很简单。

春联中的一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去声与入声即为上联。如果是阴平与阳平则为下联。

例如:金猪摇尾辞旧岁,

玉鼠探头迎新春。

其中“岁”为仄声,此联为上联,“春”为平声,即为下联。

又如:银花万簇迎金鼠,

火树千株展玉龙。

“鼠”为仄声,此联为上联,“龙”为平声,此联为下联。

春联的贴法,一般上联在门口的左边,下联在门口的右边。

因为在传统的汉文化中,都以左为上,以右为下。

谢阅!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怎么分辨?

谢邀: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应邀答:上联压仄韵,下联压平韵。过去是右上联,左下联。现在是左上联,右下联。

对联的基本要求,概括八个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般来说,一副对联符合平仄的联律,就应当遵守字节要平仄相间,对字要平仄相反,上联未字要收仄,下联未字要收平这样四项基本原则。

春联上下联怎样区分(判断春联上下联的简要方法是)

我粗略地说一下,尽管也不精通,但略知一二。

要分辨上联和下联,先要懂的平仄格律,也就是韵律。古代对联是用“平水韵”,现代是用“新韵”。先不说古代,先说现代的新韵:在现代文字声调中,只有四种,也就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这四种声调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在对联平仄格律中,使用平仄词语是有规律的,也就是所说的“格律”,一般两字一词节,平声词节和仄声词节在一句联中交替轮换,使人读起来起起伏伏不但有旋律感,而且呼吸顺畅,朗朗上口。但上联的尾字要求是仄声,下联的尾字对应上联必须是平声,也就是上联是“仄起”,下联是“平收”,这就是上下联的区分。

例如: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对: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和上联相对平仄正好相反。又例如: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因为在对联中需要找到相对应的词、又要声律相对应比较难,所以在一句联中,可以“一三五不计”:也就是第一、二、三个字不用按声律对;但“二四六分明”:第二、四、六个字必须按律对。比如一个两字词,第一个字声律不计,第二个字声律必须遵守。(但在诗词中,甚至第三、五个字也要合律)还不能“三尾仄”或“三尾平”,也就是后三个字不能三联仄或三联平,不然就是“犯忌”。

古代的“平水韵”和现代的“新韵”有些差距,因为现代声调和古代有所不同,现代只有四声,而古代分为五声,多了一个“入”声,入声归为仄声,说起来还是平仄两声。另外,有些字古代是仄声,现代改为平声,这就是“新韵”和“平水韵”的区别。如果出上联者要求使用平水韵,那就需要掌握古代声调和现代声调的区分,还有些字声调在平仄中可通用。如果出联者没要求使用平水韵,对下联用新韵也不为出律。

在头条上乱七八糟的上下联都有。因为有些人不懂平仄格律,在对联中根本不顾词性和格律。如果你是对句者还可原谅,如果出句者“不按套路出牌”是被笑话的,而且遵守者无法对下联。还有的对下联者不按词性对,本应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助词对助词……,却把词性乱用。还有的人把四季的动植物搞混了,比喻,把蝉安排给了春天;把荷花开放和柳树发芽安排成一个季节;雪和月亮也同时出现……,这些都是不对的,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有什么景象必须弄明白。对联要有意境美,用形容和夸张的手法来叙述一个事物,读起来有带入感 ,让人回味无穷。但有人对的下联别说境界,整句读来让人不知所云,只知道按上联往下套,根本无法理解对了句什么。好像在头条上不管懂不懂平仄格律,人人都会出上联,别说境界和格律,只不过说了一句大白话。

好了!就这水平,想到的都讲了,有什么不对和遗漏的希望联友们谅解和补充,也希望某些联友们不要生气,也不要对号入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