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会在民族一栏填写什么(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中国还有未识别的民族吗?都是什么呢?

中国未识别民族,

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

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

中国现还有百来万未认定民族的少数民族,

多在贵州,四川,西藏,如穿青、白马,但这些已经不可能认定为民族了,

只能往现有民族上靠。

克木人

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会在民族一栏填写什么(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分布:云南

划属:布朗族

人口:约44万人

克木人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图腾崇拜,在克木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同一图腾姓氏的人不能结婚。克木人的宗教可以称为一种原始宗教,他们信仰鬼神,信仰自己的祖先。每个村寨都祭“官鬼”,一般是在大树下摆一块画有人像的石头,每年一、二月开发坡地之前,搭一棚子举行祭祀仪式。每个家庭供有祖先灵位,一般在夜间祭祖。祭祖时 ,人们要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

僜人

分布:西藏

划属:未识别民族

人口:约2-3万人

僜人,又称僜巴人。僜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僜人有僜语,属藏缅语系。没有文字,以刻木结绳,摆草棍、树枝来记事。

每个僜人从一出生就佩有一把猎刀,窄长,横在腰际。僜人至今引以为豪的就是他是唯一被批准带刀进入人民大会堂的人。

哥隆人

分布:海南

划属:汉族

人口:约6万人

“哥隆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着祖先从中国大陆迁居到海南岛的来历,他们都以汉族人自居。

有趣的是,这个人群的语言不是纯粹的汉语,也不是真正的黎语,是一种与黎语极为接近的方言或土语,这种语言中的大部分语词来自黎语,小部分语词为汉语,有人认为这是黎语的变种,是继黎语中的“哈语”、“赛语”、“润语”和“美孚语”之后的一个语支,被称为黎语中的“第五种黎语方言”。

亻革家人

分布:贵州

划属:未识别民族

人口:约6万人

中国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族群,他们没有文字,自称是上古传说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后代,是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他们却拥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

有说法称,关岭等地的革家人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由黄平先后迁徙来到的,当时把这种迁徙叫“走南龙”。他们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一百多年。

革家蜡染应用久远、风格独特。革家人善于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蜡染工艺,并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家人

分布:贵州

划属:畲族

人口:约5万人

东家人虽划分到畲族,但与周边民族及居住其他省份的畲族有较明显区别。东家人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和革家惊人地相似,有80%的语言相通。

东家妇女能工巧织,有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的习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如今东家人古老的服饰几近绝迹,幸有服饰传女儿做嫁妆的习俗,使得其还略有传承。

西家人

分布:贵州

划属:苗族

人口:约3000人

西家人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宗教和节日,以及生活习俗,西家现在仍保持着西家服饰的工艺和装饰品,服饰主要以刺绣为主。女性衣服以蓝色为主,加上头巾。

西家人都会每年择期或在重要节日举行斗牛比赛(当地俗称“牛打架”)。用来战斗的牛,都是专门精心饲养的,不从事耕地、拉车、推磨等劳作。斗牛,在黔东南苗侗民族中已有上千年历史。

绕家人

分布:贵州

划属:瑶族

人口:约1万人

绕家人聚集而居,一寨一姓,一般不杂居异姓和其他民族。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世世代代“绕家人”的生活没有有的变化。当耕稼,耐寒苦,信鬼神,饮食粗糙,服黑色,相传用其他颜色则会遭到虎狼蛇蝎的伤害。

他们以冬月头一个寅日为正月初一,相传是绕家崇拜虎,他们平时遇到虎的称呼,忌讳不叫虎,绕家语叫(YO),即公的意思,这是对虎的尊称。代表十二地支的生肖中的 “虎”即“寅”,所以,绕家以冬月头一个寅日为岁首进行“过冬”,祭祀祖宗,以表后代对先辈的怀念。

格鲁人

分布:四川

划属:藏族

人口:约12万人

格鲁人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

顾羌人

分布:四川

划属:藏族

人口:约6000人

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

木雅人

分布:四川

划属:藏族

人口:约1万人

木雅人崇尚白色,可能是西夏亡国经历蒙古屠杀后,幸存南迁的党项遗民和当地的党项原始居民弭药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木雅人自称“博巴”,意为藏人,但藏人不承认他们为藏族,称他们为“木雅巴”,意即木雅人。木雅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一般在外讲藏语,在家讲木雅语。

白马人(氐族人)

分布:甘肃

划属:藏族

人口:约1万人

“白马”藏语意思为“藏兵” 的意思;史料的“白马”是古地名(今甘肃省文县白马峪河上游),吐蕃王朝时期的藏兵居住的地方。

白马藏族,头戴毡帽(沙噶),帽子上插着吉祥的锦鸡颈羽或者雄鸡白色尾羽,寓意为吉祥。白马藏族自小有强烈的藏族认同感,祖辈们有高僧喇嘛,精通藏文,名字有“扎西”、“拉姆”、“泽旺”……等藏名,以家族为单位

尔苏人

分布:四川

划属:藏族

人口:约2万人

隐身在甘洛县大山深处的人们,自称是“尔苏人”,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尔苏人”就是“白人”的意思。一位尔苏人说过:“我们尔苏人是不能说根的,说了就会被追杀!”他们一代又一代地隐瞒着自己部族的来龙去脉,在隐瞒中,“尔苏”让人们觉得神秘莫测。

有自己的语言和中国所发现的仅存的两种图画文字之一。

纳木依人

分布:四川

划属:藏族

人口:约6000人

说纳木依语,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使用不同于藏语的纳木依语。一般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

尔龚人

分布:四川

划属:藏族

人口:约4万人

说尔龚语,主要是分布在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炉霍、色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县。

以上,感谢。

中国的民族辨别是根据血统,还是依据语言?

谢谢邀请!中国有56个民族,14亿人口,其中汉族占92%,有11亿是汉族,怎么会有那么多汉族?实际上就是汉字、汉姓、汉文化将汉族凝聚在一起。所以说,汉族是以文化为载体,而不是以血统联系在一起的民族。我在这里可以举二个例子:

一、1931年九.一八事件以后,在沈阳的满族人萨玛尔吉一家人逃难北平(今北京),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加快,萨玛尔吉逃难到各地。抗战胜利,萨玛尔吉一家定居在北京。50年要办理户口,萨玛尔吉改为汉姓“萨”,民族改为汉族。他们一家在北京生活、学习、工作,说北京话的京片子,穿着和我们一样,写汉字。但是他们的族亲都是满族人住在东北各地,他们崇拜他们的祖先“爱新觉罗”。现在“萨”姓一家想改为满族,然而政府不允许。

二、有一个李姓的云南白族人,在90年代带着他白族老婆(也姓李)投靠在上海的“上山下乡”好朋友,一住就是几十年,他们两个孩子都出生在上海,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讲一口上海话,在上海工作。你如果问两个孩子是什么民族,他们说是“汉族”,一口否定自己父辈是从云南到上海的打工仔。这种认同感使人吃惊,正是“数典忘祖”了。

其实,中国最早的族群划分应该是周武王的祖先“古公亶父”,他在今天的陕西岐山(今周原)将中原地区各族分为“东夷、北狄、南蛮、西戎”。

到了汉代,将秦留下的七国庶民称为“汉人”,由于“三国时”和“五胡乱华”的杀戮,能够逃到长江以南的汉人不多了。北魏的汉化,鲜卑人全部汉化成汉人。唐朝建立,又将匈奴、柔然、羌、氐、突厥,许多游牧民族都汉化了。到了”安史之乱”和“黄巢造反”,将中原地区汉化的人不是杀死就是吃掉,一小部分逃到南方,成为了客家人。到了“五代十国”沙陀人又一次开始吃人,军队不带干梁带盐巴,到处都是荒芜人烟,看到人抓起来当饭吃。

众所周知:契丹、北宋被金灭,党项、金国、南宋被蒙古所灭,灭亡这个国家的最大特点就是杀戮或同化。元朝建立,留在中原的“沙陀、党项、契丹、女真、回纥、突厥”等民族,被称为汉人;元朝将中国的族群分为“蒙人、色目人、汉人(中原汉化的人)、南人。到了明朝建立,所有这些人都是汉人。1644年,满清灭了明朝,要求汉人“剃发易服”改成满人。但是,汉字、汉文化、汉姓的强大,到了辛亥革命成功,满清也汉化了。总体来说,民族和汉族一词,来源于近代,在古代没有这样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所以说,汉族不是血统上来划分,而是更象在文化上的划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