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一日三餐)

百姓一日三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代人生?

1.秦汉及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隋唐时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渐形成,一天开始吃三顿饭了……

秦汉时期百姓一天吃两顿饭,“朝食”为主餐

先秦时期,老百姓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但古人不这么叫,而是把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发音:yōng);把第二顿饭叫“食”,称为“飧”(发音:sūn)。这也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古人称主餐为“大食”,在上古商代时已经分得很清楚,从殷墟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相关的记载。在“两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

秦汉时期,普通百姓或是级别较低官员多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经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

隋唐时期“午饭”成为“一日三餐”中的主餐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始于魏晋以后,但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老百姓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的“三餐制”基本没有区别。“中餐”、“午饭”等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文中。例如:白居易的《咏闲》中有“午饭”这个词:“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三餐制”在唐代已经很普及,但是“两餐制”并未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地方一天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还是这样。

古代帝王实行一日“四餐制”

一天吃几顿饭,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除了“两餐制”和“三餐制”,古时还有“一餐制”、“四餐制”和“五餐制”。“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

帝王为什么一天要吃四顿饭?

汉班固《白虎通·礼乐》有这样的解释:“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原来,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借“四方”、“四时”之数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么个吃法?

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第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

“四餐制”在汉代被严格执行,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

清朝“帝王餐”是“两餐”制

不过,清朝“帝王餐”不是“四餐”而是“两餐”制,即“早膳”和“晚膳”两顿饭。一天吃两顿饭是满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入主中原后满族人将这一习俗也带进了皇宫。清朝皇家的“两餐制”与秦汉时的“两餐制”在时间安排上有较大差别,早膳一般在卯正以后(早晨六七点以后),晚膳多在午、未两个时辰(中午12时至午后14时)。

其实,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这两顿正餐之外,还有“早点”和“晚点”。

在我国“一日三餐”固定形成起源于何时呢?

三餐礼仪起源于汉代。

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yōng)”,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sūn)”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 “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 “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当刘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刘邦率领的大军,气势倍增,攻取了天险“峣关”。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各种便利店、外卖店、小吃店、路边摊伸手可得。对于这么快的工作生活节奏,现在年轻人也是很随意的边走边吃,或者叫外卖送过来吃。

我国古代人,生活节奏比较慢,都是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很多时候有大量的时间来享受生活,所以古代人对于吃这种享受方式还是非常讲究的。

在原始社会,并没有一日三餐,直到农业发展了以后才出现了稳定规律的进餐方式。

一日三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一日三餐)

商代时候的计时方法和现在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上午七点到九点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大食”,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被称为“小食”,每天的第一顿饭在大概上午九点的时候食用。人们对于一天中的第一顿饭是很看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古代的老百姓都是靠耕田为生,一般的时候都是选择上午进行耕作,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早上的饭吃的会多一些。

第二顿饭一般在下午四点的时候,古代的庄稼生长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粮食的产量也不高,再加上古代生火也不方便,做一顿饭所要消耗的时间过长,所以他们一方面为了省时间,一方面为了节俭,这顿饭就是把早上吃剩的饭热一热,在晋东南时期人们称这顿饭叫做酸饭。

战国时期以后,农业有了飞快的发展,民间开始出现了三餐制,就是在这两餐的中间又加了一餐,这一餐也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午餐,只是简单的吃一些点心之类的小食物。

等级制度的缘故,人们在吃饭的时候会非常看重排场,吃饭都是需要严格的制度的,皇帝是五重席,诸侯是三重席,大夫是两重席。贵族讲究的是列鼎而食,鼎越多表示这个人的身份越高贵,皇帝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鼎在三国时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且每一个鼎中所放的食物是不同的,九鼎中放的是牛、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这是天子才配享用的。

在正式招待客人的宴会中,食物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饭、膳、羞、饮。饭就是主食;膳指肉菜;羞指个各种各样的小菜;饮指的是酒一类的饮料。

战国时候还还出现了食案,案的下面带有滑轮,可以在上面放上各种器皿,碗、杯、盘、箸、勺等容器。案的优点就是它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人们可以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都放在案上,吃起来很方便。

到了汉朝时期,三餐发展成了四餐,据说这是因为在汉武帝时期的时候,淮南王刘长带兵谋反被捕后,皇帝下令将他流放,可是他所享受的生活待遇却没有变,他依然和以前一样,一天吃三顿饭,其中包含有五斤肉,二斗酒,这也是当时各个诸侯应该有的待遇,诸侯都是三餐,皇帝高人一等自然是四餐。可是老百姓却没有变化,还是两餐,顶多会加一顿“寒具”也就是小零食。

到了唐朝以后,由于唐朝是一个繁荣的朝代,经济水平飞速的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密切,人民的生活节奏变快,出现了三餐制,可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是这样做的,唐朝时候的早饭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中午饭也有时候有,有时候就不吃了,也是非常的随性,这大概就是古人普遍都比较瘦的原因吧。所以唐朝的时候,是两顿饭到三顿饭的一个交替的时候。

宋朝的时候,吃饭的时间趋于正常化,多食用小米,可是由于贫富水平的不同,富裕人家的小米粥就会熬的稠一点,贫苦的人家就会熬的比较稀。北宋时期的面食也是发展迅速的,出现了包子、馒头这样的食物,而且各种花样都有。每个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各具地方特色的食物,逐渐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食品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我们在享受这些美味的时候,不要忘记要珍惜粮食,想想古代时期的两餐制,你还有什么理由浪费它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