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肃反死了多少人(陕北红军肃反运动谁发动的)

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到底牺牲了多少优秀干部?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两轮寒暑,纵横十余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
红军肃反死了多少人(陕北红军肃反运动谁发动的)

漫漫长征路,英烈万万千。

万水千山之路,也是万死千伤之路。

在这场远征中,大约54%的人都在24岁以下,只有4%的人超过40岁。红军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据不完全统计,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达10万人以上,包括400多名营以上干部。

长征路上牺牲的人数

在两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战斗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疲劳、饥寒,穿越了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时人数为万人,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也有8万至9万人。最后到达陕北时,红一方面军不足1万人,红四方面军也只有2万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达10万人以上,包括400多名营以上干部。其中,仅江西兴国1个县,牺牲的烈士就达万余人,这意味着长征每前进1公里,就有1个兴国籍战士倒下。瑞金儿女也牺牲了1万人。张爱萍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有多少生死与共的战友,在我身边倒下,他们往往来不及说完一句话,来不及投出一个手榴弹,就和我们永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用无数烈士的生命和鲜血谱写成的。”

方志敏:清贫朴素的革命者

方志敏,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的创建人之一。1934年11月任新组建的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继续征战,遭国民党军重兵围堵。1935年1月,已奋战脱险的方志敏复入重围接应后续部队,在江西怀玉山区不幸被捕。贪婪的国民党士兵搜遍他这个“大官”全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

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方志敏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在狱中,他开始写作。从春寒到炎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等十几万字文稿。他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年仅36岁。

邓萍:血洒疆场的红军最高将领

邓萍,1928年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上井冈山。1930年出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两次东征福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实施转移。

1935年2月,在二打遵义战斗中,邓萍身先士卒,率部迫进到遵义老城下河滩边。他和第11团政委张爱萍隐蔽在一个小土墩的草丛中,侦察敌情,部署夜间战斗。突然,邓萍一头栽到张爱萍的肩上。顿时,邓萍身上涌出的鲜血染红了张爱萍的军装。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没有来得及说完要说的话就牺牲了,时年27岁。邓萍是长征中红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吴焕先:红25军的“军魂”

吴焕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1934年,任红25军政委。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参与领导重建红25军,先后担任红25军军长、政委。1934年11月与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部进行长征,领导开辟了鄂豫陕苏区。他作战英勇,多次在危急关头抡着大刀带头冲锋,打败敌人的进攻,深得全军指战员爱戴和敬佩,被誉为红25军的“军魂”。

1935年 8月,红25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吴焕先亲临前线,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冲锋在前、宁死不屈的英雄们

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战斗中,红军向敌军据守的一个山头发起猛攻。山上敌人的枪弹像雨点般地倾泻下来。当时红军每人只有十几发子弹,两三个手榴弹,有些人还拿着马刀或梭镖。关键时刻,红1军团第1师5团7连连长宋大关,匍匐到敌人碉堡前,乘敌人机枪换子弹的间歇,腾身而起向敌人的碉堡投出手榴弹。敌人的火力点被炸毁了,宋大关却不幸牺牲。

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红5军团第34师奉命断后,为了掩护中共中央与大部队的安全,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正当敌人兴高采烈之际,他乘守兵不备,从伤口中把肠子拉出来扯断,英勇牺牲。

红一方面军第1师5团政委易荡平,在湘江战役中不幸身负重伤。这时,敌人已经端着刺刀冲了上来。为了不当俘虏,他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当时警卫员泪如泉涌,手直打颤,不忍心扣动扳机。易荡平冷不防夺过手枪,开枪自尽。

红军长征中,像这样冲锋在前、宁死不屈的英雄绝不是几个人,而是成百上千。

1935年的一件重大事件?

1.

1935年中国发生了以下大事:

一、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会议批评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

二、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移师北上。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毛泽东等采取高度灵活的运动战方针。1月29日,红军经土城、猿猴场(今元厚)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2月18日至21日,又挥师东进,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

三、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在此以前,1934年1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巴中县清江渡召开会议,确定向西进攻,在川陕边界扩大根据地的方针。遵义会议后,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曾电告张国焘令红四方面军向西进攻以策应中央红军渡江北上。

四、5月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一部和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在陕北安定会合,成立了以刘志丹为总指挥的西北军委总指挥部。

五、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由于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顺利进入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下旬渡过大渡河,飞夺泸定桥。6月上旬翻越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红一、四方面军前锋部队在懋功东南的达维地区会师。

六、5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在华北制造事端,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要求。7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与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达成协议(习惯上称“何梅协定”),攫取了中国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

七、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0月1日,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在巴黎《救国报》上正式发表。

八、8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会议,继续对张国焘进行耐心的说服工作,通过了《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重申两河口会议确定的战略方针。

九、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红军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夏洮战役后的行动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

十、9月9日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电令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当即紧急磋商,决定率领红一、红三军先行北上。

十一、9月俄界会议后,党中央率领红一、红三军继续北上,迅速突破甘肃南部的天险腊子口,翻过岷山,占领哈达铺。这时根据俄界会议决定,将红一、三军和军委直属队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十二、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至此,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十三、11月7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进驻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随后即纠正陕北肃反中的错误,释放了刘志丹等一大批被错误拘捕的干部,挽救了陕北的党、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十四、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十五、11月红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直接指挥下,在陕西??GE07E??县(今富县)直罗镇全歼国民党东北军一○九师,接着又在张家湾地区歼国民党东北军一○六师一个团,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十六、12月6日为了适应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改变对富农的策略问题,并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

十七、12月9日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北平爱国学生数千人,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和组织下,冲破国民党政府的恐怖统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喊出了“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十八、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开始举行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林育英)等人。

??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