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和1有关系吗(流浪地球是不是三体小说的一部分)

《流浪地球2》仅在北美142家影院「非常有限发行」,就进入周末票房前十,如果扩大上映体量会如何?

流浪地球2和1有关系吗(流浪地球是不是三体小说的一部分)

美国开启了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之旅,发现原来科幻还有这种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拍法。发现中国的电影工业水平一下逼近了。发现我们对隐喻屠杀印第安人的《阿凡达》没那么感冒了,心里非常慌,需要做点掩埋工作。

所以未来除非中国彻底压制住这个日落帝国,否则鸵鸟是不会把脑袋从土里伸出来的。忽然想到,虽然它家影院有限制,但好东西就是好东西,流传是不能被全面限制的,现在该美帝人民去网上下载《流浪地球2》资源了,当然,买盗版碟也是条路!

中国电影加油!中国人加油!

我觉得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球1、球2上面的重视程度变化。

球1是中影买下版权后,本子各种辗转,上面确实想拍科幻,但是市场不自信、导演也几乎没人敢拍。同期还有投资好几个科幻片,比如《上海堡垒》《疯狂的外星人》(这还是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改的呢),都比郭帆手里这本子靠谱。他的化缘梗很大程度就和这种不看好有关。没有吴京从各方面的拉一把,结果可想而知。说白了,拍球1那会儿其实上面就不是很重视。

球2的拍摄虽说又是中影牵头(毕竟版权在他),也有了很多支持力度,是要人给人,要科学家给科学家。但到了哪个地步呢?可能也就是孵化一个科幻团队幼苗的程度。

我为什么这么笃定,因为郭帆自己说的,拍摄成本5亿,后面不够有追加。所以不管成片时到底他们花了多少钱(30多个联合出品方也许有不少是不够钱时卖份额卖出来的),这个重点项目的初期投资额不超过5亿。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差别,就是从三体电视剧对比来看。电视剧版三体,显然也给了很多去中科院或保密单位的拍摄、调研权限。但是,电视剧团队就没有去重构产业链,也没有把明显和影视圈跨界了的徐工、漫步者等类似公司忽悠瘸了的给各种道具、材料和人,更没有在特效技术和拍摄方法上做些什么有创新的科技引进,或者梳理工作流程,培训团队,或模仿欧美的拍摄节奏等等……

说明这些点子不是中影要求的,是导演自己化缘化来的,自己开辟的,中影及以上最多帮递了条子一路开绿灯,要求给予大力支持,导演要啥就看能不能给啥。

从春节期间发行、宣发的拉胯看,发行和宣发的问题也和上面不重视、市场不看好的问题密切相关。这早在预告期间就看得出来。对满江红的宣传,从春节前就开始了,央视专访,媒体宣传,地广铺开,村里都没放过,一股子喜气洋洋过大年的味儿。

是流浪地球2不配吗?是不够寓教于乐的合家欢吗?是它不比熊出没适合孩子启蒙教育,种下科学种子吗?

有人就说了,没人欺负小破球,它也算是有后台的,这片子就是xxxx把关的。但这话潜台词不就是他的后台不硬不软,没软到好欺负,也没硬到抬上天吗?

所以我猜,可能、也许、大概是因为,郭帆说了,首映前几天,特效都还在修改呢……到底有几人是首映前见到了完整版流浪地球2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流浪地球2这种怪物级别的成果,很可能是等某些人跟着上映看完了,出现人传人现象,觉得十分震惊,才加码跟进宣传的。

一个不留神,流浪地球2直接把对标好莱坞的大片整出来了,把工业化电影流水线生产流程,把全产业链整出来了啊,再来两部,我们都可以直接去外国放精神核弹了啊。

所以,按之前弱小、无助、可怜的宣发和发行情况再看,现在的外国场数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小破球影响力怎么能只有这么点!

但是,回看流浪地球1时期,这个ip的制作团队确实很迷你。原主演之一……emmm了,原话题人物达叔也……,就剩看了差不多三年,年年红专的吴京,虽然当年有非常亮眼的票房数据,但是毕竟拍出来是远不如好莱坞的,是消费了爱国情感的,你会怎么看?

总之!希望保持初心,再接再厉,做大做强!一步一步走出中国电影行业的新发展之路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