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蜗牛能吃吗(非洲大蜗牛能不能碰)

非洲大蜗牛为什么不能摸?

你见过巴掌大的蜗牛吗?在我们的印象中,蜗牛都是小小的,与世无争的存在。但是,有一种蜗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经成功的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入侵物种”,它就是非洲大蜗牛。那么,非洲大蜗牛到底是种怎样的生物呢?网上流传的非洲大蜗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们今天就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

非洲大蜗牛能吃吗(非洲大蜗牛能不能碰)非洲大蜗牛

蜗牛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动物,狭义上说,它是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和大蜗牛科下所有动物的总称,而广义上说,所有柄眼目下的动物都叫蜗牛,比如没有壳的蛞蝓。

非洲大蜗牛虽然从名字上看,与我们常见的蜗牛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非洲大蜗牛只是广义上的蜗牛,因为它属于柄眼目玛瑙螺科玛瑙螺属非洲大蜗牛种。因此,非洲大蜗牛并不是我们狭义上的蜗牛。

一般情况下,蜗牛的壳都是偏平的螺旋状的,而非洲大蜗牛的壳形状则更像是水生的螺类,呈纺锥形,末端比较的尖细、螺层一般在6-7层左右,壳上有褐色花纹或者棕色条纹。

非洲大蜗牛原产于非洲东部,它是一种完全陆栖的蜗牛,成年的体长一般在8公分左右,最大的超过了20公分。与其他的蜗牛一样,非洲大蜗牛在爬行时也会不断的分泌粘液,这样能够保存自己柔软的腹部。除此之外,“走过”留下的粘液能够一定程度的将锁定自己气味的天敌们束缚住,也是一种御敌的方法。

非洲大蜗牛的习性

由于非洲大蜗牛在移动时需要不断的分泌粘液,所以它们主要分布在比较潮湿的地区,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水分。其次,别看非洲大蜗牛体型很大,但是它与其他的蜗牛一样,都是素食性的,它们主要以植物的叶片为食。由于食量较大,所以一旦出现在农田中,会给农作物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它也是一种农业“害虫”。

非洲大蜗牛有着昼伏夜出的习性,因为在白天,一旦被阳光持续照射,它体内就容易缺水。因此,在白天,它们通常是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休息,到了晚上再外出觅食。

非洲大蜗牛的“入侵”

虽然非洲大蜗牛是非洲东部独有的一个物种,但是由于其个大肉多,因此早在20世纪初,就在其他的国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于是,新加坡最早从非洲引进了非洲大蜗牛。到了1933年,日本的下条久马一为了能够在台湾吃到非洲大蜗牛,就从新加坡引进了。但是,他没想到正是这一举动,让非洲大蜗牛成功的“入侵”了我国。

非洲大蜗牛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首先,它每年会产卵5-7次,而每一次就有200枚卵,也就是说一只雌性非洲大蜗牛一年就能剩下超过1000只后代。其次,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非洲大蜗牛从卵到成年个体仅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而4个月后的成年个体就拥有了繁殖能力。

正是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让非洲大蜗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遍布了台湾地区,之后,又从台湾传到了我国的沿海地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并没有出现泛滥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我国的非洲大蜗牛遇到了农药和天敌(鸟类和蛇类等等)。

不过,在美国,非洲大蜗牛就“潇洒”多了,在野生环境下,它们缺少天敌,疯狂的繁殖,让美国的许多地方头疼不已。

为什么说非洲大蜗牛不能碰?

非洲大蜗牛以其庞大的体型以及强大的繁殖能力,给植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是非洲大蜗牛的主要危害之一。不过,相对来说,非洲大蜗牛对人的危害更甚。

首先,非洲大蜗牛是鼠肺虫的中间宿主,由于这种寄生虫最早是在我国广东的老鼠身上发现的,所以,又被称为广东住血线虫。一旦这种寄生虫到了人体内,极容易引发脑膜炎,早在1985年,台湾的一位企业家就与家人生吃非洲大蜗牛,最终导致一家5口死亡,唯一幸存的是他远在美国的第三个儿子。

其次,非洲大蜗牛身上除了有寄生虫外,还有许多的病原菌,比如结核杆菌,它能够直接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并且,并不是说不生吃非洲大蜗牛就没事。科学家从非洲大蜗牛爬过的地面和植物上也检测出了各种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也就是说,非洲大蜗牛的体表都可能存在这些病原菌和寄生虫。因此,当我们人用手碰了之后,如果再与嘴接触,那么就极可能会感染。这就是非洲大蜗牛不能碰的原因,这个说法并非谣言。

总结

非洲大蜗牛早已经被列入了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中,而且相比于其他的入侵物种,它入侵后,不但会对本土的蜗牛不利(抢夺生存空间),还会对植物产生极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它是许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而这些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都是可以传染人的。因此,如果你在野外见到非洲大蜗牛,不要好奇的上手,更不要嘴馋的拿回家享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