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上涨什么原因(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

菜价上涨什么原因(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

临近10月底,天气迅速转凉。与此同时,蔬菜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了大家心头的一大疑问。
全国各地有关菜价的报道一时间已铺天盖地。
央广网报道,湖北武汉,往年同期批发价每斤1元的黄瓜,现在已经涨到每斤5元左右。多地蔬菜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
包头日报的采访中,当地以前1.4元一斤的芹菜,这两天已达3.5元一斤,蔬菜零售价普遍上涨。
南宁晚报也称,本地蔬菜一天一个价,有的蔬菜每斤单价甚至突破10元大关,菠菜、豆苗等蔬菜价格更是飙升到15元/斤。市民感慨“肉大口吃,菜省着吃”。
扬子晚报的探访则显示,南京的部分菜场很多家常菜都卖到了10元以上,对比部分冷冻猪腿肉只要9.8元一斤,出现了“菜比肉贵”的反差。
相信大家也应该有所体会,蔬菜价格已成了最近全国人民共同的烦恼。
有人说,大宗商品的涨价可能正在传导到农产品上,那么真相究竟如何?菜价的突然上涨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菜价大涨 源于两大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菜价突然上涨这件事,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最新的官方数据如下: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10月18日至24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上涨4.3%,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5%。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5.62元,上涨12%,其中西兰花、茄子和菜花批发价格分别上涨26.8%、24.7%和24.6%。
菜价上涨是不争的事实,而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气候,二是能源。
气候方面,异常的暴雨天气和快速下降的气温直接导致了蔬菜的减产。
从河南千年难遇的暴雨开始,今年下半年北方的降雨量就远超往常。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河北是全国蔬菜主产区,这些种植区大面积被淹,大部分蔬菜都是挺不了几天的。
而今年十月之后全国多地几乎是直接由夏转冬,气温骤降也导致部分蔬菜生长放缓乃至冻害。

另一方面,能源问题也不必多说了,油价的涨幅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部分地域性较强的蔬菜,运输成本上升显然不可避免。
简单来说,气候导致蔬菜供给端遇到了短期的困难,能源导致蔬菜的成本短期大幅上升。
当一个产品的供不应求并且成本上升时,那么零售价格的上升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这一逻辑几乎适用于今年所有快速上涨的品种,例如不少大宗商品,甚至是可口可乐。
既然弄清楚了背后原因,菜价的高企还会维持多久,也就好分析了。
蔬菜和大宗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蔬菜的生产周期短得多。
一般蔬菜播种到成熟的时间大约是1-2个月,因此供应端的问题差不多也只需要这点时间就能缓过来了。
随着北方雨季的结束和南方蔬菜的上市,很快我们就能看到菜价回落了。

菜价背后 有个更重要的问题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导致菜价突然上涨背后的不可抗力,也就是异常气候。
回顾近几年的新闻,我国蔬菜产区被淹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几乎每年的雨季和台风季,都会导致蔬菜价格的短期波动。
被誉为“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2018年被台风“温比亚”淹了,2019年又被台风“利奇玛”淹了。当时就传出北京的部分菜价瞬间飙涨30%。
只不过这两年寿光的防汛措施更严了,但其他地方又被淹了。
大趋势就是,气候越恶劣,菜价的涨幅就越夸张。
每年夏季过后降温的速度也是一次次刷新着大家的认知。
就在10月15日,下半年首次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中央气象台发布了10年来最早的寒潮预警。河北、浙江、山东,普遍累积降温幅度在12-14℃。
人都没反应过来,蔬菜更是难以幸免了。
不仅如此,和前段时间大家最关心的能源问题一样,我国并不是个例,全球范围内食品供给紧缺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在蔬菜价格涨幅方面,印度似乎不甘落后。
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今年印度德里市场上的西红柿售价从每公斤25-30卢比(约合人民币2.1-2.6元),涨到了每公斤60卢比(约合人民币5.1元)。土豆、萝卜、茄子等蔬菜的价格也都上涨了1倍到1.5倍。
究其原因,同样是降雨过多和运费上涨导致的。

而粮食自给率极低的韩国,菜价也是只能跟着我国一起涨。
韩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显示,19日,该国1公斤菠菜的价格为12600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比去年上涨了37.2%;2两青菜的价格为1514韩元(约合人民币8元),比去年上涨了65.1%。
由于韩国的物资极度依赖进口,在能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下,韩国面临的可不只是菜价上涨了。
欧洲的情况也类似。
作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欧洲的主要新鲜农产品供应国,荷兰正在缩减其温室规模,直接导致欧洲的水果蔬菜供应出现短缺。
导致荷兰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天然气价格的疯涨,因为这类能源占到了温室作物成本的30%。
说到全球的能源问题,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因为气候。
如果我们对于气候还是缺乏敬畏之心,那么未来只会付出更巨大的代价。

0.5摄氏度 就是人类的25年
10月30日,G20峰会就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一天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又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气候以及能源,无疑会是必然出现的议题。
负责主持的英国高级气候官员阿洛克·夏尔马表示,在即将举行的气候大会上取得“比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更好的成果肯定更为艰难”,让近200个国家承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1.5度以内的减排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个1.5度究竟是什么概念呢?
《巴黎协定》中指出,“力争年平均温升和工业化初期相比较增幅不超过2度,并为1.5度努力。”
那么大致意思就是,升温2度是底线,1.5度是目标。
而为了达到这个底线和目标,究竟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如果要将升温控制在2度,就意味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可以增加1万亿吨,结果就是大约在2075年实现全球碳中和。
而升温控制在1.5度,那么可排放空间就只有5000亿吨,结果就是得赶在205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
区区0.5度,就是长达25年的差距。人生又有几个25年啊。

各国领导人能否为了这25年达成共识,目前来看似乎还很难。毕竟对部分领导人来说,自己的选票可能会更重要一些。
我国的态度则是非常明确的。
就在24日,《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文件给出了比此前更为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和具体指标,并将为实现碳中和做出更多努力。
选在这个时间点,显然是做出了表率。
然而全球气候乃至能源问题,不是只靠个别国家就能改善的,但愿这次的会议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信号吧。
回到开始的问题。
菜价的异常涨幅,目前还只是一时的,完全不必担忧。
但如果气候继续恶化、反常天气加剧,那么未来就真的说不准了。
不少科幻小说中都有人类因粮食作物灭绝而遭到灭顶之灾的剧情,希望故事不会变成现实吧。
— END —
人性天生急功近利,人们只想看看十倍股,只想看涨停。
资产配置这个主题,实在吃力不讨好。
行情好时,哪里有人听得进去的。现在,叶檀老师觉得时机成熟了。
大家在悲观的情绪下,才能彻骨感知股市的凶险冰寒。才知道,资配才是真正的“安全边际”。是普通人、普通家庭必须补上的一课。
这就是《檀谈之牛熊交易所·人生版》这门课程的由来!
现在,我郑重向你介绍它。点击下方专栏卡片,即可加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