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投资回报周期(2020教育行业投资的四大趋势)

教育行业投资回报周期(2020教育行业投资的四大趋势)

导语:

在时代巨大的不确定性里,最能给人安全感的是什么?

钱。

一家教育公司要想跨越周期,必不可少的是什么?

钱。

早幼教,难自救

早幼教,指针对升入一年级之前的儿童教育,涵盖素质培养、亲子互动、幼升小教育等领域, 大致可分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部分。纵观 2020 年上半年,疫情阴云笼罩之下,早幼教赛道融资机构仅 13 笔,除凯叔讲故事在 2020 年 2 月 26 日完成 6600 万美元 C 轮融资之外,融资金额多为千万人民币左右。早幼教赛道的行业关键词成了「自救」。

素质教育,火热后的隐忧

素质教育,广义来说,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和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一词汇于 1999 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因顺应了反对应试教育、推进教育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而广为流行。本文所指素质教育为狭义的素质教育,指 6 – 18 岁、与 K12 阶段应试教育相对的青少年素质教育。细分赛道包括音体美、STEAM 教育、思维素养、研学营地等。2020 年上半年,据多鲸不完全统计,中国素质教育领域在一级市场发生投融资交易至少 45 起。另据 IT 桔子测算,交易总金额至少达 14 亿元。从上半年所披露的交易数量来看,素质教育赛道堪称教育行业最热赛道。其中,头部机构如鲸鱼外教培优、小码王、秦汉胡同、编程猫、贝尔科教、火花思维的单轮融资金额纷纷过亿人民币。

素质教育整个赛道,从需求端的增加到供给端的优化,已到了资本化的时刻。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素质教育的发展受政策鼓励。自 2006 年中国第一次将素质教育写入法律,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国家一直在优化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思路与推进纲要。从中高考改革方向来看,大多数施行改革的省市都强调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招录时的重要依据。在科创教育、文化思维素养提升、少儿体育、研学营地教育等领域,均有明确鼓励政策出台。「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在全国逐渐试点铺开,也为素质教育机构进入校内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给了素质教育赛道火热发展的机会,推动其逐渐从补充走向主流。再者,素质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家长教育理念的升级。随着中国一代又一代家长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必然会认识到教育更多地是孩子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在收入水平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家庭,大部分家长在选报完学科辅导课程服务后,会根据孩子感兴趣程度选择性地选报素质教育产品。家长的教育消费需求又影响着培训市场的产能供给。此前素质教育领域在公共供给层面(师资、内容、载体)的不足,激发了素质教育各赛道踊跃的创业者。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为诸如在线少儿英语、少儿编程、数理思维、大语文等细分赛道的异军突起提供了技术支撑。资本对素质教育在线化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2020 年上半年素质教育赛道在教育投资市场的火热,也正面反映了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聚合力量增强的结果。而当疫情这一新变量介入,整个素质教育赛道呈现出明显的在线趋势和分化特征。本来,目前素质教育的付费人群就以 80 后、90后的中产家庭为主,他们拥有稳定的在线消费习惯、较强的消费能力、在线消费意愿。而且,素质教育的主要用户已经是 00 后和 05 后等互联网新生代人群,对在线平台接受能力天然较强。两方面原因导致在线素质教育产品日益得到家长学生的热捧。加之疫情发生,在线流量暴涨,在线素质教育产品普遍迎来发展机遇。一位熟悉素质教育的投资人对多鲸透露,某家主打在线小班课的音乐教训机构,疫情之前业绩不佳,生源被诸如 VIP 陪练、快陪练等赛道头部老大争抢,只能拿散客资源,战果惨烈。但疫情期间,该机构每天客流量暴涨,包括新增用户数在内,多项指标屡创新高。概因头部机构无法完全承接住暴涨的流量,以致流量溢出到中腰部平台。但在线受利好,线下被利空。纯线下的素质教育机构只能偃旗息鼓,纷纷转战线上。转型并不容易。适合线上化的品类,如画画、陪练、口才,较易转型;如舞蹈等依赖老师线下传授的品类,并不适合转到线上。而即使成功转型在线,如果野心不止于做课销,想持续发展,仍有重重困难。一来,疫情期间,为了瓜分巨大流量,头部大机构率先提出了免费课或打折优惠政策,以致整个行业陷入低价竞争的陷阱。中小机构,在整体的在线教育红利之中,获客变得相对更难。二来,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本涌向头部机构和后期项目。2020 年 3 月,VIP 陪练披露当月营收破 2 亿,美术宝 1 对 1 业务营收突破 1.3 亿元,编程猫单月营收破 1.27 亿元。2020 年 4 月,火花思维披露单月营收破 1.5 亿。疫情期间,头部机构以破亿的营收,获得更多资本青睐。中腰部以下的机构项目,则更多拿个人投资者、所谓地方「土豪」的钱。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个人投资为分红,策略上没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个人投资并不代表投资方向。真正的投资方向仍然是头部、头部、头部。纵观 2020 年上半年素质教育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对已到了资本化时刻的素质教育赛道而言,除了体现出在线趋势和分化特征,还体现了少儿英语、少儿编程、数理思维、大语文等细分赛道持续热门。从课外辅导行业的规律来看,校外素质教育培训的发展必然是以校内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为大前提。在学龄段青少年有限时间的课外时间里,能够实现校内校外联动的项目,必然受到付费方即家长们的优先考虑。换言之,当超前教学、超纲教学被叫停,素质教育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育的跨界交融趋势便越来越明显。那些以素质的手段交付应试结果、有助于升学提分、作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嫁接的项目,少儿英语、少儿编程、数理思维、大语文陆续蹿红,有因可循。然而火热的素质教育背后,隐忧不小。当疫情结束,线下素质教育会复燃,而线上素质教育的需求和营收会双双下跌。对在线的头部素质教育机构来说,收入一定程度的下滑,不过是难以再现疫情期间的风光。但对中小型的在线素质教育机构而言,会迎来不小的危机。因为相比于 K12 的强刚需和长周期,素质教育的需求弹性大、刚性不足,用户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孩子时间有限,补课必然优先于画画,家长会拿多少时间分配给素质教育?尤其中小型在线素质教育机构,面对强大的头部玩家的竞争,没有明显的优势跨过用户续费的生死节点。此外,处于刚需与非刚需的边界的素质教育另有一些隐忧。第一,当下的素质教育多针对精英家庭,客单价高、用户小众且分散。为什么小众且分散?因为无法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出路」问题。音体美素质教育之所以可在细分赛道内率先跑通,跟直接导向考证、考级、特长招生不无关系。营地游学类教育产品近来发展迅猛,跟服务国际学校学生可提升升学背景息息相关。少儿编程的火热,也因其有比较完善的竞赛体系,正逐步与各地的应试升学挂钩相关。但除以上所提及品类,其他暂难以建立完善的考级或者赛事体系。第二,当下的素质教育,不论线下或在线,单一品类市场规模小,天花板不高。解决此问题,行业寄希望于扩科或扩品类。但对一个长期做惯某一科的机构来说,扩科相当于另搭一条业务线,成本高且非常难。而要想延长用户的总生命周期,从小孩到成人,一条龙全都做,更是难上加难。但若不扩科、不延长用户生命周期,又没办法撑起营收,撑起未来更多的故事。目前,素质教育领域没有一家独立上市的素质教育公司,整体市场相对初级,投资也相对分散。疫情之后,两到三年内,或许在音乐、美术等大品类,跟出国、艺考和升学挂钩的细分赛道里,有教育机构可成功上市,但前提是解决那些火热背后的隐忧。K12 赛道,头部狂欢

作为刚需的千亿市场,K12 赛道一直是教培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回顾 2020 年上半年的投融资项目,从融资笔数 12 笔来说,并不多。从融资金额动辄过亿人民币、最高 10 亿美元来说,又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分化趋势。

注:本文的 K12 赛道指代的分析对象为 K12 阶段的校外学科辅导教育。

冷峻的市场环境和分化的行业格局背后,首先是政策层面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指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对教育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目前,教育信息化一般包含硬件设备、软件及后续服务、云技术和数据服务及增值服务几大板块,可大致分为入校产品及服务和校外 2B 产品及服务两大类。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涉及学校、政府、校长、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各个类型的服务对象,囊括政府管理、学校运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内容。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2.76 亿各级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停课不停学」,世界上迄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活动拉开帷幕,教育信息化的新基建故事由此写下开篇。然而回看 2020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与新基建故事相呼应的是 24 笔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融资事件,过半融资金额为数百万人民币或未披露,少数如云学堂、掌阅科技、书链获得至少上亿人民币融资,但整体并不如预想中火热。

国际教育,中场休息

国际教育,从广义上讲,即区别于中国大陆教育体系的教育培养方式。从狭义上讲,国际教育则是指在国内外接受海外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学习,并以完成出国留学为主要表现方式。以留学周期作为划分国际教育产业链依据,可把国际教育产业链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出国留学前)、申请阶段(留学申请中)、留学阶段(海外学习/生活)、完成阶段(留学归国)。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细分服务品类。目前比较成熟的品类包括:留学语培、国际游学、留学咨询/中介服务,已有一定的头部机构出现。回看 2020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国际教育赛道的投融资情况,寥寥 7 笔,可谓惨淡。

职业教育,风口不停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培训按「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为标准,可分为学历类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回看 2020 年上半年教育一级市场职业教育赛道的投融资情况,共计 24 笔融资,少则一百万人民币,多则 1 亿美元。整体来说,整个赛道呈现冰火两重天。

对线下职教机构而言,随疫情一并到来的锐减的营收、现金流的压力、倒闭的风险。要么壮士断腕、关门退费,要么转型在线、寻求生机。优先转线上的机构已经获得了发展先机。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各类工种的竞争力,上半年IT 类、金融类和互联网运营类培训成为考研、考公之外的热门培训需求。但并非所有线下面授类职教机构都能顺利转移线上。对如厨师等线上培养可行性很低或其他现场操作性强的工种而言,本身并不具备在线授课的客观条件。机构若转型线上,只能寄希望于为在岗员工提供远程再培训,提高其认知和技能水平。同时,在线职教机构却迎来利好,俨然形成风口。腾讯课堂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超 2688.5 亿元。其中,在线职业教育市场 393.3 亿元,未来在线职业教育将保持 20% 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疫情之前,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宏观利好,在线教育的日趋常态,知识付费意识崛起,职业教育尤其在线职教已有风口之势。而今 2020 年疫情发生,「政策 疫情」的双重作用下,职业教育更是风口不停。今年,2020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874 万人,同比增加 40 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今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 874 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相关部门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或者分流的系列措施,包括「三扩」、「一鼓励」、「一促进」:「三扩」即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的招生规模、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将 2020年学生的就要压力暂时性给予分散,并确保应届师范毕业生能全部就业;「一鼓励」与「一促进」即国家通过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支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促进毕业生考编和考公务员,推动稳就业、保就业。但「疫情 政策」双重作用下,职教职培机构能否抓住机遇,还要取决于市场需求、业务模式和业务品类。如果品类或服务不对,即使没有相关政策也会受到较大冲击。具体来说。升学扩招,对高校所属的学历职业教育赛道是直接利好。高校在招生名额、招生对象、营收体量方面都会有一定增长。并且,配套一应政策的还有各种补贴措施。部分高校和企业有望得到政策配套的相应财政拨款。与此同时,保就业、稳就业的要求使得高校面临着开拓新学科、新专业、新方向的任务。具有赋能高校、老师相应教学能力的公司,拥有潜在机会。对于开设校企专业共建的企业和高校也是利好。而随着疫情加剧了就业难度,就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更保险更稳妥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等,这对考研、延迟就业类的机构带来一定利好。而自 2019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 1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针对职业技能培训证书的相关补贴政策正逐渐落实加深。疫情之下,考证需求爆发,相关考证机构迎来一波机遇。又由于疫情将一些线下中小机构淘汰出局,头部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机构得以借机加快开拓市场。目前已经抓住这波职教机遇的主要是大型职教机构、部分企业和高校,呈明显的头部效应。综上分析,可以预见,在中国后疫情时代,随着政策支持、资本涌入、社会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赛道会呈现如下几个趋势:第一,在线职教需求下跌,但延续向好。过去,在线职教平台与线下机构的竞争中,无论是用户还是营收,都不占优势。但疫情倒逼用户建立起线上学习习惯后,对在线职培短期存在利好。不过长期来看,利好趋势偏中性。目前看来,在线职业教育培训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并呈现出向新职业、新工种方向发展的趋势。第二,新职业、新工种催生,与灵活用工相结合的蓝领或初级白领赛道发展。原因在于新职业新工种的用工体量大。规模化和组织化的细分赛道,在体量上相对有优势。但也相应地考验处于这些赛道的企业怎样采用新的模式去聚合这么大的容量。长远来看,在 5G 等新技术长足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行业无法通过加大招聘的方式匹配新职业、新工种的需求,职教职培机构能否及时响应这些新需求,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第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疫情期间,企业与高校、机构与高校之间的联动越来越多,如全美在线(ATA)与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合作成立相关研究院等。不久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成立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批配套政策落地的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平台。包括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简称职培在线)、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等。预测疫情结束后,校企合作、产融结合将进一步推进。第四,技术创新将成为趋势。各大职教职培平台除了在课程内容和服务上发力外,未来竞争力还将体现在技术的渗透上。科技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贴上「AI技术」、「大数据分析」、「流媒体技术」、「RV沉浸式学习」标签的平台会越来越多。发挥科技赋能的价值必定会成为平台间的竞争壁垒,各平台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比例也将会越来越大。第五,或将诞生平台级产品。在职业教育赛道,单一品类市场天花板较低,扩赛道、扩品类、拉长学员生命周期的发展策略已成共识。行业龙头逐渐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产品与服务,沿着赛道产业链延伸构建「招生 培训 就业 就业后」完整商业闭环渐成趋势。而如果放到一个更长的周期观察,在行业格局方面,在「教育 互联网」的趋势下,在线职教接下来可能有诞生平台级产品的机会,它可能会成为流量分发的入口,成为类似京东的聚合资源的直销型平台。

教育新风向

结语

回看 2020 年的教育行业,内忧外患,市场洗牌,行业分化,着实残酷。但换一个角度想,机遇与危机并存。教育资本市场如今的冷峻,从更长远的目光看,反而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玩票捞钱的、没有竞争壁垒的、以 2VC 为主要商业模式的将被市场自然淘汰,而沉下心来做内容、做品牌的机构,在资本、科技和人才的助力下,将屹立不倒、更加壮大。黑天鹅之年,钱往头部去,更是往「好」处去。在行业分化、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每一个想要变大、想要变好、想要更多钱的教育机构,都需自证「值得」。如何自证?无非供给三要素:优质稳定、持续低廉的师资供给,持续迭代的内容供给,针对不同交付场景的低成本、标准化的服务供给。而这一切,与「钱」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END-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