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泰山前一句是什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句是什么)

不见泰山前一句是什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句是什么)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谢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博雅热门课《课本里的古诗词》主讲人

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课本里的古诗词》

有一句谚语,“不登泰山,不知天地之大”,素有“五岳独尊”美誉的泰山一直令人向往。一千多年前,25岁的杜甫也曾经过泰山附近,还曾作诗一首。

想必你已经猜到我们今天要讲什么了,就是“诗圣”杜甫的《望岳》。

01

杜甫究竟到没到过泰山?

杜甫写这首诗时25岁,正在到处漫游。这首诗题目的两个字都很关键,一个说明杜甫是在“望”而不是登山;望的是五岳至尊的泰山。

整首诗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句句扣题。

“岱宗夫如何”,岱是开始的意思,宗是宗长的意思,岱宗是对泰山的尊称,就是说泰山是万物之开始,阴阳之交替,是五岳之尊长呀,这是对泰山的一个极大的尊崇,是极大的赞美,仿佛世界就从这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就从这生发出来的。

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呢?

“齐鲁青未了”,泰山的北边是齐国的故地,南边是鲁国的故地,仿佛诗人乘上了飞机,俯瞰泰山,泰山的山色,绵延到齐,绵延到鲁,在整个华北平原都能够看到。

再向下一点,在山顶附近,“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就是大自然的意思;钟本意是喝酒的一种容器,引申为聚集的意思。大自然把神奇秀美之气都聚集在了泰山。

因为泰山太高了,同一座山中光线阴暗不同,泰山的巅峰就像一个分割线一样,把天地分成了阴阳两部分。王维写终南山“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也是这个意思。

02

《望岳》居然是这样写出来的

俯视、近观后,情感爆发

“荡胸生曾云”,一层层的云升起来,涤荡心胸。“曾”,通“层”;因为要强调感受,所以把“荡胸”放在前面。

“决眦入归鸟”,决眦就是睁裂眼眶的意思,形容眼睛睁得特别大,全神贯注,极目远眺的时候才有这样一种感受。杜甫在目送归鸟入山林。

岑参也有一首诗,“鸟向望中灭”,望着望着,一直到实在是看不见了才罢休。

想象中,从高处看泰山、俯视泰山、近观泰山都感受了,最后提出一个愿望,“会当凌绝顶”,“会当”,表示一定会这样的,我将来一定要去。凌驾于泰山之上,心中会升腾起一种观感,一种俯视世界的感觉,“一览众山小”。

孟子有一句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了东山就觉得,鲁国都在脚底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上泰山之后,天下的山都在脚底下了,这就叫一览众山小。

03

杜甫吟咏泰山

处处都彰显尊贵、崇高、优美

“望岳”,于是处处在写“望”,望的都是泰山作为五岳之尊的气象,处处都能看出泰山的尊贵、崇高、优美的气象。

所以这首诗呀,写得非常的严谨,环环相扣,首尾相连,是一篇模范、典范的作品。

最后,再为大家分享一首诗,孟浩然《望洞庭湖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琰

精讲小学课本里100首古诗词

诗词是最优美的汉语

是最生动的国学

1年100讲

启蒙阶·成长阶·提高阶

原价¥199限时价¥9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