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的墨宝被命名为什么体(孙权的表字是什么)

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为什么被称为“颜筋柳骨”?柳也是学颜而自成一体,柳体里有颜体的影子吗?

颜筋柳骨,两大楷书书写体,名留千古。两者都是继承传统书法的结晶,颜体中也有骨的线质,柳体中也有筋的笔法,只是筋骨线质比例数不一样而己,柳线质骨的比例数高达90%以上,而颜线质筋的比例数70%左右。从书写笔法的变化上看,颜柳都没超越王羲之用笔笔法,只是笔法变化的比例数多少吧了。柳的切笔笔法多,颜的笔片变化多,隶书意味浓。从汉字结体规律上讲,结体规律都是一样,都是同一套规律,只是字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里告诉大家一个书写道理,只要按书法的法,书法遵循的规律,书写汉字,就是书法,字形可以千姿百态,干差万别,希望大家不要被字的形态怎么样束缚手脚,大胆书写,大胆创作,时代需要这样的书法大家。

“颜筋柳骨”这个词最早是北宋的范仲淹提出的,范仲淹在《祭石学士文》中说道:

“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实为神物。”

这里的曼卿是北宋书家石延年的字,这里范仲淹用“颜筋柳骨”来称颂石延年的书法。但后来,大家认为“颜筋柳骨”很好地概括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特色,因此“颜筋柳骨”的概念也就广泛流传起来了。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有一段论述曰: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所以很多学颜楷的人,就很容易陷入“多肉微骨”里,最终写出的字状如“墨猪”,这是学颜楷需要谨慎的地方。

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的墨宝被命名为什么体(孙权的表字是什么)

颜体的点画特征是:易方为圆,引入篆籀笔法,点、竖、捺、折、钩等笔画,尤其显得弹性大、刚劲、雄强、饱满、筋力十足的特点。在结体上,颜楷给人以端庄平正的感觉,讲求左右对称和重心取中,用外拓的手法,使得字显得宽绰大方、气势饱满、浑穆雍容,大有威严之仪、刚正之姿。

颜真卿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之上,化古出新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与魏晋时期的攲侧取势、典雅妍媚书风不同,所以后世认为颜书为书家一大变,也为后世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发展,拓宽了渠道。

“颜体”对后世书法的影响非常深远,唐以后的书家或多或少不同程度都学过“颜体”,也成就了许多的大家。而离颜真卿最近的柳公权,当然也受到了颜真卿的影响。

柳公权的书法继承了“颜体”的衣钵,而以骨法为尚,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柳体的这种书法师承也被后来的历代书家所认同。宋代的苏轼就曾经说:

“柳少师书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岑宗旦在《岑氏书评》中这样形容柳体楷书的风格特征:

“柳公权得其(颜书)劲,故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

又如朱长文《续书断》说:

“(柳书)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而不及颜之体局宽裕也”。

柳体虽然出自颜书,但作为一个大书法家,不会仅仅是只学一家的,柳公权也是融汇诸家为一炉的,例如《旧唐书·柳公权传》所说: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是:以骨力见长,用笔精严爽健,一笔不苟,点画轻重合度,古法洞达,结体紧结险峭,端庄劲媚,可谓:神气清健,笔精墨妙。

因为柳公权是学颜的,因此柳书中很多的用笔都有颜书的影子。

例如上图中我举出的几个字的颜体和柳体的对比,左边是柳体,右边是颜体。第一个字“者”,下方的“日”二人都采用外拓的手法,给人张力十足的感觉。第二个“中”字,中间的那一笔悬针竖的起笔,二者都是采用的方折起笔,这里颜书的选字来自《多宝塔》。

第三个“天”字,第二笔的横画的收笔的顿笔,看起来是不是很相像,而且下方的撇捺的写法,更是十分相似,特别是捺脚的处理,几乎一样。第四个“處”字,上方的横折写法几乎一样。

通过上方的比较,我们也能够看出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颜筋柳骨”对二者书法风格的概括真的是恰如其分。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知识,感觉您的关注。

三分天下七分谋,为什么说孙权是个管理学大师?

孙权是起点不低的“创二代”。其能够做到成功守业,很大程度归功于他的管理智慧和权谋。

下面略表薄见,对错与否愿和大家进一步探讨。

1.果断排患,整顿团队

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狩猎时遇袭身亡,年仅18岁的孙权临危受命。孙权年少掌权,难免不服众。

当时东吴六郡太守除孙权本人外,其余五人均为孙策旧部,孙策死后,庐陵太守孙辅曾暗通曹操打算出卖孙权,被孙权察觉后及时给予制裁。

庐江太守李术因不服孙权掌权,集结数万人在淮水一代骚扰破坏,对孙权的命令视而不见。孙权先是致信曹操,使其对李术心生猜疑,后亲征李术于皖城,李术向曹操求助未果后,因城内粮草匮乏而被枭首。

可以看出,尚值青年的孙权就兼具智慧和权谋,懂得及时清除团队中的不安定因素,为团队下一步地发展扫清障碍。

2.以往鉴来,任人唯贤

虽然孙权勇于清除兄长旧部,但并不代表他不用“旧人”。人说孙权是因为其父兄打下地基业,起点高,才一路顺风顺水,实则不然。

江东地界因长期积累,本地利益固化,拉帮结派严重,孙策之死就多是由于其平定江东期间的专扬跋扈,打压、屠戮本地士族的同时,没有处理好与外地之间的关系所导致。

而孙权及时吸取兄长的教训,举贤任能,不搞小集团,任江北才子张昭作为师傅,方便引导舆论、万民归心;重用周瑜、程普这些孙策的旧将,巩固军事领导;大量起用年轻有为的豪族子弟,为己所用,纳入了陆逊、徐盛、留赞等日后的贤才良将,进一步解除了派别争斗,逐步稳定了江东孙家政权。

孙权的用人可谓既出发于实际又着眼于未来,完美得做到了大局维稳和因才施治。树立威严的同时得到实力得补强,体现出其作为领导者的清晰思路和深远格局。

3.借事立威,善于共情

孙权常用表字称呼臣下,很少直呼其名,可见其君臣关系之亲密。他选择寒门出身的周泰为平虏将军,却让昔日同窗朱然身居周泰之下,这起初引起了孙策旧将和公室贵戚的些许不满。为了服众,孙权就在一次宴席上故意让周泰拖去上衣,指着周泰身上的伤痕,一条一条的讲他的战斗事迹,周泰被感动的当场泣不成声,同时其他人也对周泰心服口服,一招之下既笼络了人心,又体现出他的用人有据,树立了威信。

此外,孙权也非常关心下属,吕蒙得病了,他为了不打搅吕蒙休息,会在墙上敲个洞出来,偷偷探望。朱然生病了,他也是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

用如今的流行词汇来形容,孙权可谓是“又暖又飒”的那种领导,他可以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同时塑造自己在员工中的威信,让员工心甘情愿的为他贡献力量。手段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易中天老师曾说过,曹操集团像沙龙,刘备集团像帮会,而孙权集团像家庭。

作为东吴大家庭年轻的“家长”,孙权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强大的治国才能,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创二代”,这使其在三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话外之音估计是像强调,自己的儿子,比孙权差的有点远吧。

(以回答节选自我个人头条号相关文章,欢迎关注@二哥略知晓 )

谢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