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职能职责是什么(解读产品经理主要职责)

产品经理职能职责是什么(解读产品经理主要职责)

近几年,产品经理这一职位也在发生一些改变。从最初全面的产品经理,要负责所有有关产品的事情,更像是一个「打杂」的角色。到今天在每个领域都会有细分的产品负责人,共同协作打造一款合适的产品,形成了一个产品从最初诞生,到盈利以及后续迭代的闭环。很多人想做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薪资待遇目前也还算不错。如果你懂一些经济学,那么你一定知道,价格就是市场供需的直接体现。下图是我最近在更新训练营课程时新做的PPT,对于人才市场而言,一个岗位的工资就是该岗位在人才市场上的供需体现,工资高,说明市场还没有饱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会更稀缺。

图:来自知群产品设计训练营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产品经理的同学来说,下个问题就来了,产品经理到底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具备一些“竞争力”了呢?下面,我会再系统地说说。

设计和推动产品中的各个关键点如果我们将产品中的各个环节来拆分,可以有市场、用户、需求、功能、交互、视觉、内容、数据、运营、传播、推广、变现等阶段和要素,每个部分都有其中的关键点。例如当我们考虑产品时,如何去获取流量?有哪些低成本的流量获取方式,能够在产品的机制中就让它运转起来?这个时候产品设计要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关键点。而就产品的载体本身,整个产品外在的表现、内在的交互、信息应该怎么处理、数据怎么去分析,这是一系列的,都需要我们的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去考虑。用另一种话语体系来说,这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每个环节中的主要矛盾。我们都知道推动事情真正难的地方,就是找到这些主要矛盾、关键点,很多事情做不好,也在于关键点没有推动起来。

图:来自 Dribbble – Air Ticket App Concept对于设计,其实范畴会更大一些,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去做哪些功能、功能的主干是什么样的、哪些点(界面里的要点应该是怎么样的,信息应该怎么去呈现),和业务、和战略的需求如何对接,这些都是设计。只不过团队分工不同需要有人擅长画图标,有人能够去做前端的开发等等。同样,作为产品经理,就要对产品里这些核心的骨架、这些关键点来负责。所以这就要我们能够掌握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用户调研,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具备综合的判断能力,能够抽丝剥茧,透过纷繁的外表,直接抓到关键点,并且推动这些关键点向有利于产品的方向发展。

协调和沟通

我们会发现做产品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角色。想要让产品往前推进、想要让产品成功就需要各个岗位能够协同配合起来。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等往往能够在中间起到产品枢纽的作用。有些团队里,老板本身就是枢纽,其实并不在于具体谁在做,而是一定需要这样的角色和职能。

图:来自 Dribbble – My dream team正因为这里的工作是要和产品的每一块都衔接起来的,所以产品经理的知识面、知识树要完整,能够去跟各种地方去做对接,能够去把握和判断。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说产品经理要懂技术、懂业务等等。产品的各个部分的确都需要懂,不然怎么衔接?这里面也引申出来一点,个人的沟通能力要够强。不能整天在那半天闷不出来一声,或者说几句对方就火了这也是不行的。所谓的沟通能力是什么,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去跟人沟通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逻辑清晰地把这些事情说明白,并且根据对方的反应做调整,能够让对方信服和接受,能够让对方往你现在判断认为正确的方向去推动,这就是沟通能力。

典型的几个方面的细分职业/工作

从产品的战略到策略,从用户研究到概念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以及技术和其他各个角色的协同,然后再到运营和传播,下面简单介绍。实际上不同产品、类型、行业的差异很大,做社交产品的、做电商的、做互联网金融的、做教育的,等等,会很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

产品策略

当我们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一个产品经理进入到一个产品的时候会有职务高低的差别,因此我们对产品的控制力就会不同。比如说我们自己独立在负责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产品线的时候,就要考虑整个产品的壁垒和优先级的建立等等。如果是一个初级的产品经理或产品设计师,刚刚开始做这种工作,那你可能会负责其中一个模块,或者几个模块的产品设计,或者去推动各种资源的利用等,这是有很大差别的。如同我们一开始说的「关键点」,不同领域的关键点同样差异很大。对于很多产品、或者产品的阶段来说,把商业逻辑理清楚是最重要的,如何赚钱、如何提升转化率等等。而另外一些,则会更看重产品增长、爆点、钩子等等。这里面的产品策略都会有差别。作为产品经理经常会考虑的事情就是产品壁垒问题。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各方面强有力的竞争,如果在往前走的时候没有一些壁垒存在的话,就意味着这个产品很容易被人抄袭,因为你没有什么可以防御的措施。比如我们玩过的各种网络游戏,你玩的游戏角色拥有的防御力就好似一个产品的防御力量,防御值够高才能坚持更久,才能赢。很多产品抱怨自己被抄袭,但是在丛林世界,防御力不够、护城河不深,也的确就是很脆弱。一个产品里面可能有技术的壁垒,我比竞争对手的技术更先进,有更快的下载速度、音频编码的技术等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去建立技术壁垒。可能竞争对手想要去复制我们的技术,需要投入极大的甚至得不偿失的力量才能做到。再比如说营销的壁垒,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用户在人群里面的数量是有限的,当一个产品快人一步地去把这些用户都刷了一遍的话,那老二老三再进来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你后进来的产品和先入为主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区别?

举一个当年58同城和赶集网的例子,因为前段时间我刚好听了赶集网创始人的一个分享,他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广告里先后看到58同城和赶集网的时候,他应该会选择使用哪一个呢?发现那时用前者的更多,因为用户的心智已经被之前的营销打过烙印了。当二者功能和体验的差异不是很大的时候,往往用户会说,我先知道的谁就会先用谁。人们在接受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尤其是已经有了熟悉的相似产品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多数人并不会冒险去使用一个新的产品,所以这个时候营销的壁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产品能够推送到用户面前,去抢占用户。当然我们也经常看到设计成为壁垒,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拥有一个好的设计壁垒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帮助我们迅速地获取流量,帮助我们形成品牌并树立口碑,能够在媒体里面获得更高的曝光,这也是给我们的产品添加壁垒的方式之一。还有很多点是产品经理要去把握的,例如产品中优先级的问题,这在「知群产品设计训练营」里,就是在讲各种各样的优先级。

因为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当我们要投入一些资源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这件事做好了,另一件事情可能就会做得差一点的情况。

因此很难做到十全十美,那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区分各种层面优先级的高低,这也是我们在做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决策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用户研究用户研究也是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非常重要的环节。用户研究是一个持续和长期的事,也是产品经理必然要去做的,只是很多时候没有特别地拿出来详细讨论,而在 UX(用户体验)领域说的比较多。我们虽然经常说哪些人是我们的用户,以及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视野都是有限的,往往只能看到周围有限的人和我们自己,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使用一些用户研究的方法,真正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产品的用户。

图:Dribbble – User Persona – UX (Redesigned)这就涉及到一些必须建立的基本观念,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用户的问题在哪里,并且要理解用户问题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照搬他们的意见。如果去问用户对于这个产品有什么意见,然后用户说完了你回去照着做,可能明天遇到另一个用户又是不同的意见,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还有一些我们在做用户研究的时候使用的具体方法,我们要确保没有影响到用户,不诱导用户,而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间接地观察他们,去审视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我们在网上去做问卷调查,或者说直接上微博搜索用户各种各样的反馈,直接去看很多用户行为背后的数据,目的都是为了去排除干扰,去找到真正影响用户的因素。

概念设计

在做一个产品时,将产品由需求落实到具体的解决方案里。想法和解决方案是不同的,后者才是能够落地的关键。

里面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怎么样去定义好问题的边界,怎么样去设计边界的探索,怎么样定义设计的概念等。

做好这一块,对于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大的挑战。

图:来自 Dribbble – Mobile Shop Wireframe顺便介绍一个设计的方法——极限探索。如果现在有一个课题,随便一个什么题目,无论是做个工具产品,或者是想解决比如现在的共享单车等等问题。我们可以在一开始就去进行海阔天空地想象,去列出几百种有可能的解决方法。不管这些想法是靠谱也好不靠谱也好,只有你真正的去用这些方法探索时,你才会发现可能性的边界在哪里,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把中间区域划出来,然后靠近这个边界的这些想法往往能够延伸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之前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你真的去穷举的话一般来说就是几百种,几百种之后你就再也想不到一些新的可能性了。

其实我们就是在各种资源和条件的限制下,不断的去探索边界,将概念落地。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这一块其实有着非常多的原则和方法,现成的有很多设计规范,比如说苹果的 HIG 等等,读过之后你会发现里面讲了非常多的建议、原则还有方法,这会非常有助于产品交互上的理解。我的建议是作为产品经理,即使不用自己落实到交互设计的细节(每个公司/产品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公司产品经理直接会把交互做了,有些则只需要明确需求),也应该对这些方面有良好的感知,有自己的判断力。

视觉设计对于一个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来说,可以不用会画图标画界面等等,或者把这样的技能掌握的很深入,但是一定要去建立基本的审美观。现在很多团队的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往往缺乏一些基本的审美,这就会导致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大家都觉得好的,不知道这个视觉效果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如果我摆了几个选项出来而你不知道如何去选,这将会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图:Drbbble – Musme – Design for podcast service很多人只能依靠自己主观的喜欢,比如说我喜欢蓝色喜欢绿色等,这就不对了,每一部分的视觉设计应该都得能讲出背后的道理来才行。比如说我为什么要用蓝,为什么要用暖色调,为什么用冷色调,以及为什么要利用邻近色、互补色等等。得知道红黄蓝绿等等这些貌似很简单的颜色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是色相环以及整个的色彩空间关系如何表现等,实际上在这些现象背后有非常多的理论和书籍。很多人都知道一个经典的故事,乔布斯在读大学的时候去旁听了一门课叫字体的设计,他发现一个小小的字体背后的设计都有着很多考虑,这就为之后设计苹果的一些产品奠定了一定基础。

技术与协同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师也应该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当然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会写具体的代码,但是你对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要有足够的接受度。

比如说你要知道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最近有哪些新的技术,对一些前沿的东西你要有足够的敏感度。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产品进行各种各样的传播,用各种方式去让用户知道我们,让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并且产生一定的黏性,然后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和他们发生关联,这才是做产品的一个完整过程。

执行力和主动性

其实在当下这个社会,对于各个行业、职业的人来说,都是这样。

深刻理解业务

对于刚接触产品经理知识的同学,一定会碰到一个知识点,叫「商业模式画布」。它的作用就是帮你更好地了解一个产品如何在商业环境下持续发展,它在业务上的竞争壁垒到底是什么。如果你仅仅将产品经理的工作理解成对用户体验负责,那就很片面了。对产品来说,重要的还是要理解业务本身,站在业务的角度思考问题。未来互联网会和各行各业深度结合,所以在各行各业都会存在产品经理,这些产品经理的操盘对象未必是一个简单的APP,也可能是商业化、增长、数据、业务拓展等方面,但底层运用到的产品经理的能力是一致的。再来看现在很多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职位描述,无不提及对求职者有业务的理解与洞察的要求。如果你还没有真正入门产品经理,不妨对各个行业都做一些了解,再结合自身的经验优势,在你逐渐掌握产品经理的基础能力后,会逐渐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帮助更多知群同学理解业务,我特地让同事花时间整理了一个「业务领域合集」,包含金融、物流、出行、汽车交互、内容社区等互联网热门领域。分享这些业务知识的老师都是在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负责人级别的,他们对业务和专业的洞察和积累,应该会对你之后的工作有帮助。即使,你不是新手,也同样能从中获得不一样的视角。比如滴滴顺风车的何棣老师,会深入地分享双边市场的定价和策略,分享的知识极其专业。再比如 flomo 的产品负责人少楠老师,之前在丁香医生工作,他对交易市场的理解是处在业内前沿的,这些专业的知识适合同学们反复观看和学习。「业务领域合集」课表如下:金融|如何做「好」的金融服务体验设计——张杨|度小满金融· 用户体验设计专家物流|京东物流体验设计赋能——吕晗东|京东物流· 高级交互设计师出行|双边匹配市场的产品心得——何棣|滴滴 · 顺风车产品负责人汽车|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谭浩|湖南大学教授知识|谈谈内容社区的用户产品关系——李大海|知乎· 首席技术官医疗|交易平台与交易定价——刘少楠|前丁香医生· 首席产品架构师

我们花了时间和精力整理这些课程,也是希望帮助更多同学能一起成长,如果你认可这篇文章传递的价值,愿意共享给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可以参与领课的活动。

??完??

# 往期回顾#

【马力说】 如何让自己的能力体系更强大

【马力说】 从零开始积累,产品经理的3种学习方法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